即便成功逃出,陛下也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如果他们真能历经艰险来到这里,自己将其收留,还能落下个仗义的好名声;倘若没能逃过来,那便与自己无关。
相比贾府众人的坎坷逃亡路,北静王从京城出逃的过程要顺遂许多。
他们抵达北山时,这里地处偏远,气候严寒。
好在北静王一直用心治理自己的封地,刚到离北山不远的地方,就有亲卫前来迎接,将他们接入封地。
踏入北山,北静王环顾四周,只见一片荒凉,人口稀少,与繁华热闹的京城截然不同。
心中也觉得烦闷。
倒是安顿下来后,北静王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请太上皇出面,颁布一道圣旨昭告天下。
圣旨大意是,当今皇上德行欠缺。当初太上皇退位,实则是受皇上逼迫。
太上皇长期被困在行宫中,被皇上严密控制。如今,幸得北静王相助,太上皇才得以摆脱控制,逃离京城。
皇上如此不忠不孝之人,实在不配为君。
太上皇已下旨,自己将再次继位,并立纯太妃之子为太子。
待太上皇百年之后,便由纯太妃之子登基。
如今的北山才是天朝正统,而皇宫里坐着的那一位不过是个意图弑父的奸人。
他们四王不是叛徒,逃出来的勋贵也不是!
他们是扶持正统的功臣!
不日过后,他们就会拥护太上皇,再次收回天朝。
他们欢迎所有人的到来。
这道圣旨很快就在北山及周边地区传开,不久之后,连京城也知晓了此事。
然而,天朝百姓得知此事后的反应,远不如北静王预期的那样。
太上皇在位时,百姓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当今皇上登基后,日子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其中滋味,只有百姓自己最清楚。
在他们心中,从不太在意皇位上坐的究竟是谁,谁能让他们生活富足安稳,谁就是好皇帝。
当听到外面传言太上皇又想再度登基时,百姓们表面上没吭声,可关起门来就开始抱怨。
“呸!都一大把年纪了,不好好享清福,几十岁的人了,还跟自己儿子抢皇位。要是真让他重新登基,我们不得又回到从前那些苦日子?”
“老糊涂!谁敢去投靠太上皇,我问候他祖宗十八代”
但是,有了太上皇背书的四王,以及那些还在逃亡路上的勋贵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反应却和百姓们截然不同。
他们得知太上皇已下旨还称他们为忠臣,说他们是看不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