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公,此事不急,只是合适的东西放在合适的人手上才能发挥最大用处,你说呢?”
贾政连连称是,正想告辞离去,一直跟在北静王身后的吴先生突然开口。
“贾大人,我听说此次跟您来的有那位含玉而生的荣国公府嫡子贾宝玉。我和王爷对他都颇为期待。如今离了京城,想来还没找到好先生,不如择日让他来北静王府的学堂读书,您看可好?这北山,北静王府幕僚众多,想来贾公子能学到不少东西。”
贾政虽不明白吴先生为何突然提起宝玉,但想到贾宝玉确实要上学,若能来北静王府与府中之人处好关系,倒也不错。
于是他点了点头,道过谢便离开了。
因为北静王的态度,从头到尾他都没有问过太上皇。
待贾政走后,北静王转过头,看着一直盯着贾政背影的吴先生问道。
“先生怎么突然看上荣国府的贾宝玉了?我听戴公公说,那贾宝玉可不是个有用的人,骄奢淫逸,又被荣国府宠得十分天真,性子已然养成,做个富贵公子尚可,却不是那种能被咱们稍加教导就能为我所用的人才。那通灵宝玉的传闻,我看也不像真的。”
吴先生没有正面回答北静王的话,只是突然问道。
“北静王,王爷,如今荣国府、宁国府,他们可知道您的全盘计划?”
北静王摇了摇头。
“并未。”
吴先生这才说道。
“他们如今忠诚的还是太上皇,以及效忠于太上皇的您。虽说如今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但为防止他们再生别的心思,还是把他们府中的人握在自己手里比较好。”
“荣国府这一次带出来的儿子只有贾宝玉一个,贾政年龄又大了,可以说贾宝玉便是贾政的独苗苗。就算日后王爷有别的打算,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贾政跟宁国府可不同,贾政如今手中有贾代善留给他的保命之物,还有个在边关的王子腾,此人我们必须掌控住。”
吴先生接着说。
“说是让他读书,实则就是人质。咱们既需要这些往日的勋贵,也要防着他们起异心。不管他们敢不敢,总归是要防的,不过多养一个人罢了。”
北静王眼前一亮。
笑了笑。
“先生大才!”
北静王之所以重用吴先生,不就是因为他谨慎又聪慧吗?
多养个贾宝玉这样的闲人也无妨,若是能借此拿捏住荣国府,让他们不再反抗、一心一意,那可就赚了。
况且他记得往日在京城时见到的贾宝玉唇红齿白,养在府中当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