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暗箭不断;她不在府里了,又巴巴的来请,就算她们不累,可她累啊
这般幽幽想了一会,待定神看向手中的书时,方看进去了几字。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看到这简单的几字,却让秋月心下巨震,在嘴里细细咀嚼,只觉得口齿噙香。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里默念了几遍,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一切相不过皆是虚妄,若执着于怨恨嗔痴,爱憎苦乐,多傻”
这是什么书,竟有如此好的句子。
秋月将书合上,才见封面上赫然印着《金刚经》三个大字。
原来她刚才因王府派人之事,心绪不宁下,无意间拿起了上次年夫人带来的几本佛经。
当时她因为有前世的记忆,对佛经很是不以为然。
毕竟在前世,甚少有人翻看佛经,印象中好像只有老人和信佛之人才会看这类的东西。
但又因是年夫人带来的,就随手放在了书案上,却不料佛经里也有这么好的句子。
秋月将手中的这本书放下,拿起旁边的一本,细看来,却是《景德传灯录》。
这是本什么书,怎么不像是佛经?秋月心下疑惑,随手翻了一页。
恰好翻到唐顺宗问佛光如满禅师佛涅槃后的情形:
“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无住,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
“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
有念归无念,有住遍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秋月心下一动,这如满禅师真真是有大智慧之人,他回答的意思是:佛的法身遍满虚空,理体常住于清净真如海里,是无为而为,无住而住的,不可以一般识见忖度。
秋月心中想着,不知道这唐顺宗能否了解“无住而住”的涅槃境界,却看到这唐顺宗又问道:
“佛向王宫生,佛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
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皈尽,谁言不生灭?
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顺宗只从一般世俗的色身生灭去体会佛陀的存在问题,不能了悟佛陀的法身理体是无所不在的,因此佛光如满禅师再一次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