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了。”
“是这个道理,但我瞧着,君明怕是有些想不通,”柳程叹了口气,和茵茵商量,“我打算将君明接来住些日子,他一向喜欢承嗣这个弟弟,或许跟着承嗣在一块儿,他能好些。”
“那就接来,府里本就有君明的屋子,”茵茵说,“君明是个心眼正的好孩子,可不能叫他自个儿钻了牛角尖。”
柳程点头:“想来也用不着太久,仔细同他说说,他就能懂了。”
柳程已经都想好了,茵茵便不再过问。
转天进宫,皇帝倒是提了一句:“边关路远,又不如京城繁华,柳尚书也是真舍得。”
这话一出来,茵茵就知道,皇帝是里外里都明白,当即说:“都是本朝的疆土,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做好一地父母官,可不比在京中来得容易。”
柳大哥虽然和东宫走得近,但很多事情还没来得及掺和进去,如今直接被捞出来,皇帝也不计较。
毕竟皇帝待茵茵是真好,对她身边的人也多几分宽容,这会儿也就从善如流的和茵茵说了几句在外做官的难处,最后才重新落到西卫上。
这段时间,宣室殿外守卫的人一变再变,连带着吴公公手底下的小徒弟,都有些浮躁起来。
吴公公发现不对之后,就报给了皇帝知道,只是为免打草惊蛇,皇帝嘱咐他先按兵不动罢了。
天气渐渐热得人在屋里都待不住,宫中虽然造了山水,可还是算不上凉快。
这样的天气一直持续到快八月,才慢慢好起来。
八月十五,宫中办了一场宴席,有点地位的官员都带着家眷进宫赴宴。
茵茵原本没想把儿子带进宫来,但后头一想,叫他单独在府里,还更难叫人放心,索性带着一道,让他去皇帝身边待着,也不怕出什么事。
往常皇后该是在椒房殿中准备,再见一见一些宗室的老王妃。但这回,她也在宣室殿中,跟着皇帝一起说话。
“茵茵和承嗣来了,”皇后看见承嗣,直接张开手,将他抱进怀里,“承嗣想不想皇外祖母?”
“想啦!”承嗣乖乖的回她,随后又看向皇帝,“也想皇外祖父!”
皇帝笑起来:“承嗣难得进宫,今日就跟在皇外祖父身边,哪儿也不去,好不好?”
承嗣看茵茵没反对,点头答应下来。
皇后见承嗣对桌子上的点心感兴趣,取了一小块,慢慢的喂他。
皇帝则同茵茵说:“前头还下了几场雨,这两天就又热起来,也不知道过了十五,会不会更好些。”
之前天气太燥,东宫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