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已经快要打到离国京城了。
因为太顺利,茵茵心里还犯嘀咕呢:“离国政治虽然腐败,也不至于到现在才想法子组织人抵抗咱们吧,真就是被权力的诱惑冲昏了头脑?”
一边的副将道:“元帅有所不知,离国虽然也有名将,但离国老皇帝疑心颇重,一年前刚以叛国罪名杀了兵马大元帅。”
“从前在这位大元帅麾下的将士不是被他打散,就是被他一同入罪,听说因为这事儿,死了不少人。”
“离国的百姓还记得那位大元帅的恩惠,对老皇帝失望透顶,加上有些人家里的亲朋因此被牵连而死……”
茵茵了然:“我们倒是来得正好。”
她又看向面前的副将:“孙将军对离国了解很多啊。”
孙将军意有所指道:“在下常年驻守在离国边境,自然要多打听些离国的事,以备不时之需。”
“原来如此,”茵茵脸上笑意不减,心里已经怀疑起来,这离国,说不定才是明镜堂烧起来的第三把火。
当然,不是说离国如今的朝堂是明镜堂在里头搅风搅雨,而是这个时机的选择。
茵茵之前就奇怪,临仙知州要拖家带口的逃到离国,还一路上没有人发现,是很难的。
等到了边关,光检查这一关,他就难过,除非他是从没什么人守卫的山上偷渡或者有人帮忙。
如果说孙将军是当初的边关守将,也就意味着他不止没因为放走了临仙知州而吃挂落,反而很得皇帝的信任。
那么这个临县知州的逃跑,到底是刚好跑到了离国,还是有人知道离国的形势,想要做点什么,引着他跑到了离国呢。
茵茵觉得,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不过这种东西,茵茵还是不去追根究底的好。
灭国之功就在眼前,手底下的将士们都在等着论功行赏,也容不得她去细想。
离国朝廷虽然反应过来,组织起人马抵抗,但茵茵藏了一路的连弩等武器终于被她拿出来亮了相。
茵茵亲自出手,来了一出擒贼先擒王。
阵前主帅被杀,大军群龙失守,落败就成了离国唯一的归途。
茵茵乘胜追击,带人打下了离国京城。
离国京城的城墙上,飘起了别国的旗帜,离国刚刚得胜的新帝出宫投降。
曾被离国送出来做质子的离国皇子也在,他虽然伤心于国破,却还能好好和茵茵说话。
用他的话说,就是:“离国之祸,虽有外因,更多的却是自取灭亡。”
“我尽了自己的能力,虽然没能得到一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