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答应让徐尧年做赘婿。
所以这大婚当晚逃婚的情节,注定是不可能的了。
茵茵带着轻云走在前头,看着面前的风景,徐尧年则是坠在最后,偶尔抬头看一眼,又飞快的低下头去。
等回到家里,轻云来说:“姑娘,咱们下回是不是不用小徐护卫跟着了?奴婢发现他总是看您。”
“有这事?”茵茵答应下来,“那你叫人给管事的说一声,让他不必安排就行。”
等轻云去传了话,茵茵果然没怎么再见过徐尧年,就算偶尔遇见一两次,都是因为徐尧年值勤。
虽然徐尧年看着很想再同茵茵搭话的模样,可茵茵忙着,谁也不能来打扰她,因此都没能成,次数多了,徐尧年也放弃了,等拿了足够的月例,也果然依照茵茵说的,将银子送到了钱大夫处。
徐尧年是个生面孔,但很符合黎国人的审美。茵茵对他不动心,却不代表村里别的姑娘就对他视若无睹。
但楚父听了茵茵的话,早早放出消息,说让钱大夫再给想想办法,能不能让徐尧年恢复记忆,不然这谁家丢了儿子、丈夫,那不得日子难过?
村子里的人都听楚家的话,明白楚父的意思,就算觉得徐尧年不错,也没人敢给他说亲。
楚父纠结了这许久,又派楚赟去岳家接小住的儿媳回来时,再仔细查了查阳辽王的事。
等知道阳辽王被退亲后,可能被太子单找过,又被补偿了财物的事,楚父才勉强松了口。
比起没有气性,迫于太子的压力,不得不放弃追究这个理由,更能让楚父接受一些。
当然,最重要的是,阳辽王来了阳辽以后,虽然确实看上去没什么脾气,但对百姓却好,在民间的口碑也不错。
虽然阳辽王府不算富裕,他也没想过让人搜刮民间的珍宝填充私库。
楚父这边松了口,阳辽王府很快就送了书信进京。
这书信一封呈给皇帝,一封却是递到了东宫。
很快,皇帝允许的回信到了,甚至连按律准备的聘礼都备足了。
阳辽王府请了官媒热热闹闹的上门,楚父才同茵茵道:“知道要请太子帮着办成此事,王爷是个有心人。”
“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日后你与王爷相处时,他若心如明镜,你可不能把他当傻子糊弄。”
“爹放心,”茵茵看着依旧担心着她的父亲,“女儿可在您眼皮子底下过日子呢,怎么会过不好?”
楚父这才露了几分笑模样,出去待客。
阳辽王在此没什么长辈,也更不会有什么王公大臣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