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相处了,咱们也好好同人家说话,要是不好相处,遇着什么事也别急,找他和书记处理去。”
“村长也太不信我们了,”有个本家亲戚说,“我们村子多好啊,大家互帮互助,都没红过脸。”
“像清河村跟下河村,还因为抢水打过呢,这话该说给他们听去。”
话一出口,周边一片都是附和的人。
茵茵听他们提起,也想起之前那两个村子打架的事儿了。
清河村跟下河村共在一条支流上,有直接利益关系。
灌溉的时候你多用了,到下游的水就不太够了。
因此,两个村子打过好多次,最后立了个协定才好些。
但今年天旱,河里水本来就浅,清河村还偷偷多用了不少,甚至想要拦水造坝,下河村可不就不干了吗。
幸而上头发现得早,派了人来帮忙调停,两边各退一步,先忙地里的农事。
要让茵茵来说,两个村子迟早还有一架,不为别的,就为上学的时候,她听关系好的同学说,清河村又偷偷把水坝建起来了。
不过这回他们还算聪明,没有直接拦死,而是只拦了一半,方便自个儿用。
只要下河村不叫人来看,就出不了事。
可世上哪儿有不透风的墙,给茵茵说这个消息的同学,就是下河村人,还是下河村村长的姑娘。
说明下河村早就知道这事了,只是还有水用,没有立刻发作。一旦清河村大着胆子稍稍过界,就是白送给下河村的理由。
到时候,再有上头调停也不管用。
再一再二哪儿能再三呢?
这事茵茵过了一耳朵,就给埋在肚子里,也劝她同学别往外说。
那姑娘听了话,至少到现在,外头都没谁谈论关于这件事的消息。
“茵茵,”蒋娴君轻轻碰了碰她,“你婶子跟你说话呢。”
茵茵有些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六婶,我刚才走神了,你问我什么来着?”
六婶没把她的走神放在心上:“你跟和平从村子里出来,遇见来的知青没有?”
茵茵往边上看了一眼,发现狄和平没在,才知道怎么突然给问到她头上了。
茵茵大方点头:“遇见了。”
她这一点头,各个婶子嫂嫂甚至于爱点八卦的奶奶辈也都凑过来了。
“有几个啊?”
“男的女的?”
“长得好看吗?”
她们七嘴八舌的问题下来,茵茵也只能一个个回答。
“就四个人,两男两女,长得还行?我没太注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