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了农活的手。
临到出门前,蒋娴君给茵茵使了个眼色,扬了扬下巴示意老房子。
茵茵会意,直接找上了秦姐和朱姐,把事情给她们一说,直把这两人气得够呛。
朱姐说:“就她还没盐呢,我分明瞧见她上回进城买了不少东西,光糖都有半斤,还能少了盐?”
茵茵赶紧劝她:“那谁知道呢,万一她就是忘了买,这会儿盐罐子里没有呢。”
秦姐拉了朱姐一把:“茵茵说得是,反正咱们吃了饭也要过去一起读报,提前一会儿走,问问怎么回事儿去。”
朱姐和秦姐碗也没刷,提前去了知青院,那肯定比书记他们去得快。
茵茵没跟着她们同去,而是回了家,等父母回来。
还没等到彻底天黑呢,三位长辈一块儿黑着脸进了门。但刚把门给关上,三人同时露出了笑。
茵茵好奇的追问:“爸、妈、大姑,到底怎么回事啊?”
狄胜利和蒋娴君没说话,狄淑兰直接翻了个白眼:“哪儿是人家不借给她,分明是她把自己的盐放起来,故意跑出来借。”
“书记去的时候,知青院的知青们都委屈坏了,说丰明月前两天还有一大罐子呢,今儿突然没了,也没跟他们说啊。”
“丰明月还委屈呢,钱知青提出翻柜子,她就改口了,还说侵犯她的隐私。”
“钱知青气得直接冲到她屋里,直接把她柜子踹了,结果大家都看见盐给放在糖边上。”
“钱知青被书记说了几句太冲动,丰明月冤枉同志、撒谎,这会儿被书记单独拎出去上课去了。”
晚些时候,从知青院回来的朱知青、秦知青过来找狄淑兰一起走。
往常她们都是在门外喊狄淑兰,这次特意进来道谢。
“要不是您家里反应快,还不知道她丰明月在外头怎么诬赖我们呢。”
“他们说明儿上工的时候悄悄来寻您道谢,一准儿不叫丰明月知道。”
狄淑兰有些不好意思。
她知道知青院的人好,冲动带丰明月找书记的时候,也没顾忌到那么多,是蒋娴君反应快,让茵茵先去给他们通气,才没打知青们措手不及,叫他们难堪。
要说起来,这谢她觉得自己担不起,刚才在知青院道的歉才是她真心实意。
蒋娴君开口道:“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互帮互助哪里用得着谢。”
“我大姐就是看不惯丰明月又故态复萌,想踩着你们给她自己涨名声的事儿。”
一句话听得秦知青朱知青心里熨帖,跟狄淑兰亲亲热热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