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又对梁瑜“开火”,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悦:“表姑,您怎么还查上户口了呢?问的这么细。”
崔宜在一旁听着,给了女儿一个赞许的眼神,要不是场合所限,她都想亲自开口帮女婿挡回去了。
黄璐被小辈呛声,脸上有些挂不住,立刻拉下脸来:“小钰,你这孩子,表姑这不是关心你,帮你好好考量考量嘛!”
孟德海适时地轻咳两声,开口直接为梁瑜解围:“小璐啊,小瑜第一次来参加我们的饭局,咱们还是多聊聊家常,别让孩子觉得生分拘束了。”
黄璐见孟德海亲自开口维护梁瑜,心头更堵,张嘴还想再辩驳几句。
“好啦!”黄忠启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终结意味“就别在这儿干坐着了,去厨房看看菜准备得怎么样了,老爷子一会儿过来,别让他老人家等着。”
黄璐见大哥语气沉了,纵有万般不甘,也只能悻悻然起身:“行,我去看看。”
黄忠启这才转向梁瑜,脸上重新挂上和煦的笑容,仿佛刚才的小插曲从未发生:
“小瑜,我书房里收着几本早年淘换来的老字帖,还算有点意思,要不要跟我去瞧瞧?”
梁瑜心知这是解围,便从容起身,微笑道:“能跟着表伯开开眼界,是求之不得的荣幸。”
“呵呵,来吧。”黄忠启笑着点点头,率先引路。
梁瑜对孟钰和孟德海夫妇微微颔首致意,便跟了上去。
书房的门轻轻合上,隔绝了客厅的喧闹。
宽大的红木书桌上,文房四宝摆放得一丝不苟,墙上挂着一幅笔力遒劲的书法“宁静致远”。
黄忠启走到书桌后,示意梁瑜在对面坐下,他并未立刻去拿字帖。
而是拿起紫砂壶,慢条斯理地开始烫杯、洗茶、注水,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沉淀下来的气度。
“小梁,”黄忠启将一杯清亮的茶汤推到梁瑜面前,语气平缓道:“家里人多,难免好奇问几句,别往心里去。”
梁瑜双手接过茶杯轻声答道:“表伯言重了,亲戚长辈关心,是人之常情。”
“嗯,”黄忠启满意地点点头,他话锋一转,语气更随意了些:“汉东大学,是个好地方,学风扎实,底蕴深厚。”
“是,学校治学严谨,老师们也都非常认真负责。”梁瑜双手捧着温热的茶杯,轻声附和。
黄忠启端起自己那杯,轻轻吹了吹热气:说起来,我们汉东省的专职副书记,高育良书记,就曾在汉大执教多年,只可惜未得一见。
梁瑜听到高育良的名字心中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