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才题对额”,就是下一年,对联、见解,张口就来,宝玉尤其喜欢《庄子》。
坐在马车,贾宝玉信心满满:“不就是童试么?倘若我用心好好学,哪有不中的,就等林妹妹大吃一惊……”
贾宝玉此时对待女人,没有专一之说,要等到十三岁“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他的情感才发生转折。
……
“张生若曰:世之好色者,吾知之矣。来相怜,去相掮也。此无他,情动而来,情尽而去耳……”
“……最可念者,啭莺声于花外,半晌方言,而今余音歇矣,乃口不能传者,目若传之。”
“更可恋者,弃玉趾于残红,一步渐远,而今香生灭矣,乃足不能停者,目若停之……”
这是一篇以《西厢记》一句话为题目的游戏八股文,它被捏在秦可卿手里,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样样俱全,秦可卿再往下看:
“噫嘻!招楚客于三千,似曾相识。倾汉宫于一顾,无可奈何……”
这两句,是化用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以及《汉书》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
整篇文章,论点鲜明:都是紧紧扣住题目的“秋波”二字来陈述、论证。
“招楚客于三千,似曾相识。倾汉宫于一顾,无可奈何……”秦可卿又笑又叹,睹物思人,蓦然之中一幕幕情景浮上心头,尤其是“弃玉趾于残红”一句,不正是说他们在固安荒林的经历吗?
待目送秦钟出门赶考而去,秦可卿心道:“就这样罢了,我不能陷你于不义,师弟,祝你明年春闱高中,金榜题名大登科,洞房花烛小登科……”
……
府试的报名亲供、考试场次与县试差不多,都是考五场,后面四场自愿,一道四书题、一首试帖诗。
因为顺天府西路厅的县衙、同知厅都在宛平城内,所以府试考棚也沿用了县试的。
贾琮可谓轻车熟路,一来就填写完亲供,这天一早打灯笼来排队,手挂考篮,孙福、龙傲天买来了热乎乎的馒头、饼子,他的考篮装得满满的。
参加府试的人,不止是今年过了县试的考生,还有去年过了县试、没过府试的,前年的、大前年的……反正符合条件的,都参加,目测有好几百,不比县试少,看去就让人压力倍增。
“子礼,这关我底气不足,怕是要出大题。”秦钟道。
“那也能积累经验,总比不考的好。”贾琮给他打气,秦钟能走到哪一步,主要还是秦钟自己,他可没有贾琮二十几年的人生经验、两辈子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