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不仅知恩图报,而且懂人情世故,贾琮决定拉起来用。
贾芸也猜到几分,是要到琮叔门下办事了,那样更不用忧愁,进账更多。
只是他和小红彼此相恋这事,实在不好开口,看琮叔的脸色,仿佛全然不知,贾芸只能眼神一黯地看了一眼林红玉,躬身退出。
贾琮自不会把所有好处都许给贾芸,求之不得,某一天答应了,贾芸才会更加感激涕零,这不过是一种驭人手段罢了。
那林红玉亦是面色不大好,端茶倒水,却也不敢开口求。
……
晚间的院子里面,盆钵里烧着纸钱,因为一家兄弟不闻不问的,貌似不像话,贾琮装模作样地过来,袖子里的蒜头熏熏眼睛,登时两行清泪淌下,对着棺材作揖:“一路走好。”
仿佛死的那人是贾琮亲姐一般。
棺材尚未钉起来,贾琏看到弟弟这个模样,还亲自带了香纸过来祭奠,早上又给他钱,禁不住嚎啕大哭:“琮弟,你我不是同母,却胜似同母,二哥这辈子,认定你了。”
“节哀,节哀。”贾琮吸吸鼻子,一脸伤心。
“艳红,都是我害了你。”贾琏心里便认为,整个贾府,只有琮弟对他好了,他又扑在棺材上面。
棺材里面的艳红,穿着一身白裙子,双手安详地放在小腹,仪容仪表显然是整理过的,苍白的脸上,满满的凄然,贾琮想,如此星辰如此夜,若是把头发放下来,倒像贞子了。
贾琮身体忍不住寒了一下,故作咳嗽地要告辞,贾琏含泪回头:“二哥想,死者为大,她生前不能享福,死后也要风光一把,我原想买一副上好的樯木,谁知囊中羞涩,还多亏了琮弟和平儿,买了一副花梨木过来……”
“我还要铭旌,作一场法事的,谁想老太太派人来说,一个小妾,多么晦气,抬出去火化了正经……”
真是门前冷落鞍马稀,来陪着祭奠的,也就贾琮、贾宝玉两人而已,半夜开了门,贾宝玉才姗姗来迟,贾宝玉倒是真正哭了出来,然后便抬了出去,也不允许在铁槛寺寄灵,贾琏只得倍显无助地去寻墓地,坚决不火化。
……
过了春节元宵,也到了朝廷的假期完毕,贾琮早晨穿好官服,孙福忙忙拿信来,说是大门外递进来的,有两封,贾琮拆开看完,面色阴晴不定起来。
恰逢宝钗从蘅芜苑回来,新年上班第一天,想叮嘱他几句,看见丈夫这脸色,薛宝钗忙进来:“怎么了?”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今年才是第一天要当值,刘老师送信来,九卿会推入阁,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