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某些方面像是行动的木偶,我选的,人人骨子里都不大安分,期盼建功立业呢。”
贾琮说完,山子野点点头,又说了一些火器、火药的难处。
火药由硝石、硫磺、木炭配制而成,硝石产地有四川、山陕、山东,最近山陕那边,运送有延误。这些产地在《天工开物》里边有记载,木炭最好用是柳条,不过北方柳条少,用别的树代替,质量性能难免差一些。
说起来火药配方很简单,实际操作还涉及提纯等等,就好像工厂的流水线生产,投入大批资金是肯定的。
也因此,都察院与六科两个方面的科道官,又有人跳出来说话了。
这些贾琮都忽略了。
这两天最严重的是,有人挑唆御史上奏,话题有意无意地往贾琮曾经搜集道家书籍《飞仙记》、先帝雍乐之死上面扯。
当然,弘德皇帝凌决袆发怒了,那个御史也下了诏狱,原因很简单,那本书由皇帝送上,凌决袆不发怒才怪。但是,敌人的目的达到了:不仅让人怀疑凌决袆,也让贾琮的威望动摇。
那个御史,不过是幕后主事人的枪罢了。
这些怒火,贾琮都埋在了心底,不动声色。
一百标兵并未跟贾琮回去,跟他回去的,只有自己的家丁们,但人人手执燧发枪护卫,龙傲天、武状元他们,一个个别提多神气了,使得荣国府的下人们瞧见了,复杂之中,平添七八分敬畏。
那个庶子,已经成长为一方大佬了。
贾赦、贾政他们,今时今日也不敢对贾琮指手画脚,长幼关系,遇上君对臣的命令,他们只能屈服,进入了微妙的阶段。贾政还好,贾赦的身体却不大如意了。
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今天贾琮进大观园的时候,就闻到了很浓的江湖味,随便问一个丫头,才知道是贾探春协理管家,不留情的一些事,赵姨娘爱闹,赵国基死的时候就闹过了。
贾琮懒得理会,过了沁芳桥、蜂腰桥,到稻香村探望贾兰,原来贾兰没回来,考了秀才,进了宛平县学,或许贾兰过于内向,没选择和当初的贾琮一样,而是乖乖在县学就学。
接待他的是李纨,稻香村的外表,宛如农村茅舍一般,篱笆外边,一条溪流流过,村里养了鸡鸭鹅,门前旁边右方的木桩挂了幌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对于农人是俗,对于富人就变成雅了。
因为里边的装饰一点也不俗,李纨不大好意思正眼看他,从她们管家开始谈起,李纨说道:“三丫头得罪人也不怕,毕竟总有一天要走的。”
她不愿意得罪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