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听得微微点头,这一段历史,她是知道的。
当年,毛熊家作为老大哥,在新华夏建国之初,援建了新华夏156个工业项目,正是这些项目奠定了新华夏的工业基础。应该说,后来新华夏傲视蓝星的全产业链体系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从这点上说,华夏人还是应该感谢当年的毛熊的。
知恩图报,那是华夏人刻在心里的圭臬。
特别是谭政华的父辈,也就是谭铭这代人,对毛熊那是有着深刻的情节,在谭振华的前世,2010年的时候,哪怕毛熊已死多年,他大儿子大毛家里烧的是漫天的森林大火,谭铭还是和徐芸一起去走了一趟,重温了一遍红色经典。前世的谭振华担心他们的安全,想让他们暂时别去,可那时候的谭铭脾气却是老而弥坚,根本拦不住。
不过当年毛熊和新华夏交恶的时候,做得也够绝。撤走专家,销毁资料,那是一点也不含糊。
就拿咱宁都市来说吧,当年答应援助宁都修一座长江大桥,结果宁都西边的长江里,现在还留着毛熊造一半扔下的两个桥墩。
不过,咱们华夏人有骨气,从来就不怕这些,你毛熊撤走了专家,销毁了图纸,没关系,咱们自己造!
当这座当年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落成的时候,开国大长老特地题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这是宁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是全体宁都人心中的丰碑,后世有些不肖子孙,嚷嚷着要把这桥拆了好通行万吨轮,他要敢当着宁都人的面说这话,保管要被一板砖砸脑门上,抽他个生活不能自理!
按照宁都人的说法,哪怕全体宁都人捐款在旁边再挖一条运河通他的万吨轮,这桥,也得留下!
因为,这是老一辈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
话说回来,当年毛熊派人来烧磁性材料的配方、图纸和工艺流程的时候,当年的老所长申宗义眼珠一转,就使了一招调虎离山。
先让来的人看着资料进了火堆,马上安排人拉着前来监督的毛熊专家去喝酒,这毛熊家的人有个通病,好酒,尤其好烈酒,一听说有酒喝,跑的那是比兔子都快。
结果这边火刚点着,那边人就没影儿了,厂里的工人们立马扑过去把资料又从火堆里给掏出来了,换上旧报纸接着烧,回头让这位专家看那热乎乎的灰好交差。厂里有一位老工人的手,就是当时抢火堆里的资料时候烧伤的,到现在还留了老大的疤,可人家老工人不在乎,他觉得那是他一辈子最伟大的勋章。
这事,在系统内部一度被传为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