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派彼此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搞得部里面现在是头痛不已。
我这封建议书去得恰到好处,一方面让“继研派”有了台阶,队伍、人才、技术储备、工艺储备以及前期投资不至于完全打了水漂,只是缩小了机体降低了参数,但毕竟还能继续研究一架民航客机,算是保留了火种;停研派也达到了部分目的,不用眼看着一架不成熟的飞机继续下去空耗国家的资源,大把的经费扔进无底洞。”
谭振华插嘴道“这不是挺好嘛?两派都有了台阶,那不是能达成共识了?这事要最后能落实,老师你岂不是立了首功?这是好事儿啊。”
“好?好什么好?”
郭蓉玮两眼一瞪谭振华说道“我是听了你的忽悠一激动,就写了这封建议书上去,现在上面两派都说了,这个建议不错,让我细化一下,做一份详细的规划给他们参考。
你说我一个教书匠,讲讲理论还行,亲手搞过的真家伙也就是个靶机,还是无人的。真要我提这个大家伙的详细规划,那不是为难我吗?
再说了,这样重大的项目,详细的方案,那得全国的专家一起讨论研究,共同制定可行的目标参数和技术路线,没个一两年都出不了成果,让我一个人做规划,那不是瞎扯淡吗?”
谭振华闻言,两手一摊“老师,您好歹还做过“长空一号”的主师,您都说不行,那加上我,咱爷俩绑一块也不行啊,而且我恐怕还只能算个累赘。”
郭蓉玮说到“算你小子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本来我也没打算指望你。我自己的斤两我自己更是知道,当年搞的“长空一号”,那是个靶机,飞一次被导弹或者高炮揍下来就算完事儿,而且上面连个飞行员都没有,跟这个的技术难度能比吗?
所以我给老宋去了电话,他虽然一直搞的也是小飞机,但好歹一直在工程应用的第一线,所以我打算搬他的救兵,没想到,那老小子不仗义,关键时刻掉了链子,说他最近有件大事在忙,实在抽不出空,然后,他还说,让我找你帮忙,说你鬼点子最多,而且特能忽悠,一定能帮我解决问题,所以,我就死马当作活马医,把你找来了。”
谭振华闻言心说这都是什么话,敢情把自己当死马了,原来赶自己这只鸭子上架并非郭蓉玮的原创,而是宋文华给出的馊主意,他苦笑了一下,自己这两位老师,倒当真看重自己,这么大的事情也敢让他这个毛孩子往里掺合,也不管他这小身板受不受得了。
不过,事到临头,也由不得他了。
在他的前世,华夏的大飞机项目可算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