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竞标选型排除在外的4014所,早已悄悄开始了机载雷达的预研工作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就是谭振华的另一位老师贲放,他最重要的助手与合作者,就是前文介绍过的韦川安。
正是由于3607所在“204”、“208”这两个型号上的糟糕表现,作为用户的空军终于按捺不住,向三机部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才让航空口终于向四机部完全敞开了竞争的大门,4014所也得以挤进了机载雷达领域,并一发而不可收。
在谭振华的前世,4014所的各款产品装备在华夏空军大到战略预警机、战略轰炸机,小到喷气教练机的各种型号飞机上,几乎垄断了华夏机载雷达这一领域,并在国际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
当然,贲放贲大院士日后又收了一位名叫林幼全的真正弟子传人,并在此人的带领之下,一举将华夏机载火控雷达相控阵化、相控阵雷达“白菜”化,甚至在各项主要功能参数上全面超越了“掌握核心科技”的米帝,那是后话。
毕竟,这位林幼全同学与谭振华同岁,今年才刚刚考上宁都航空航天大学,开始了自己大学生涯。
贲放、韦川安、林幼全,4014所的这两代人三位大牛,才是华夏机载火控雷达研制历程中最关键的三位功勋人物,而他们三人合著的那本《机载雷达技术》则是这个专业领域内被奉为圭臬的至高圣典。
“十号”工程,终于要开始了啊!谭振华心中感叹。
“j10”战机,在谭振华前世的历史之中,在华夏军工装备的发展史上,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华夏完全按照自研战机规范设计研发的,首款跟上世界主流潮流的第三代战斗机!
可以说,正是这款战机的研发成功,将华夏整体的飞机设计与制造能力推进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没有它,也就不会有后来登上顶峰,石破天惊的“j20”!
但是,据谭振华所知,“十号”工程从1982年开始立项讨论,1984年最终拍板立项直到1998年首飞,2002年正式交付部队试用直至2003年最后定型验收,“j10”走过了漫长的21年艰辛历程,期间,甚至多次面临下马的坎坷窘境。
谭振华当然知道“十号”工程对于华夏航空事业的重要性,那么,身为一名重生者,自己能做些什么,好让“j10”的诞生少一些波折呢?
哪怕,就是早一天也好啊,让“j10”早一天起飞,就能早一天保卫华夏的蓝天!
可“十号”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