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面上的,大家都能感受得到,而其能够全球布武的最重要的支撑点是什么呢?是其领先的军事科技水平?我看未必,实话说,我接触过很多欧美军工企业,无论其科技水平、生产效率还是人员素质都未必比苏俄人差——甚至更强,这一点恐怕你们也有感触,至少,f16战机在面对苏俄人卖给印地或者在阿福汗投入的那些作战飞机时,是具有领先优势的。”
看着默默点头的二位听众,谭振华继续道:“那么是苏俄人全球第一的核武器库?恐怕也不尽然。我们都知道,这东西一旦被使用,就必然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而谁都知道这场战争将没有胜利者——无论是米国还是苏俄,其装备的核武器数量都足以将这颗蓝星炸回石器时代很多次,人类恐怕将不得不再花费数百甚至数千年的时间来重新发展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科技树——当然也可能这颗星球上不再有人类这种生物了,所以,这东西看起来可怕,但其实真正可怕的却是它放在发射架上的时候,真要打出去了,也就那么回事,大家一起玩完而已。”
马哈穆德忍不住问道:“那么埃里克,你认为苏俄扩张的支撑点是什么?”
“当然是因为钱,那几年,苏俄人有钱啊!”
“呃……哈?”
“准将先生,你别笑,我说正经的。”谭振华不满地瞥了一眼嘴角抽搐的马哈穆德道:“如果你把苏俄的扩张步伐与国际石油价格的涨跌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两条曲线,惊人的吻合。”
马哈穆德的脸色立刻一僵,还未展开的笑容顿时凝固。
他虽然不负责情报工作,但,最基本的情况还是了解的,稍微一回想,就发现谭振华说很可能是事实。
而当他在努力回想的同时,谭振华已经自顾自地往下说道:“自从壕沙领导并在1973年发动“第一次石油战争”以来,高涨的国际油价重创了西方社会的经济,而在同一时期,苏俄的石油却积极出口并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并积累了大量的外汇,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就以1983年为例,当年苏俄的石油出口规模为亿吨也就是55亿桶,当年的油价平均就算每桶30美元吧,仅此一项,苏俄就获得了约165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而这其中有大约一半是利润,你们可以想想看,这笔石油红利苏俄人整整拿了十几年,那是多大的一笔财富?苏俄人正是利用这些钱不但建设了庞大的军事力量,还在全球范围内对北约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势态,其实不外乎一点——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啊!”
无论是齐亚﹒哈克还是马哈穆德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