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轨迹并减少在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而且由于在击穿装甲的过程中,弹体前段因为剧烈的摩擦是在不断碎裂磨损的,等于是在不停地消耗中,所以我们又需要尽可能地将炮弹做长,越长越好,这么一来,长径比就成为了衡量apfsds的重要指标了,事实上通过对国际流行趋势的追踪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满足穿杆刚性要求的前提下,apfsds正被造得越来越细、越来越长,比如,刚才说的米制m735弹,其弹体直径毫米,弹体长度305毫米,长径比为,这应该算是米国第一代apfsds,而根据可靠情报资料显示,这一型号其实米国人自用的很少,基本是为出口销售而准备的,其自用的型号是m744,采用了贫铀杆体,公开资料显示,其直径为25毫米而长度达到了475毫米,长径比为14,对比这些数据就能发现,这款弹更长了也更细了,当然,其穿深参数也肯定大大优于m735。”
被这么一通科普,谭振华终于弄明白王哲山说“不怕短粗,就怕细长”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原来对于坦克的天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这种特殊的炮弹来说,这句话就是对其性能要求的简单概括。
只是王大教授的这个表述方式,实在让人浮想联翩啊……
顺着王哲山的话头,谭振华接着问道:“那么王教授,咱们国家的apfsds弹目前的水平怎么样呢?能不能赶上米国人m375的水平?”
王哲山听到这个问题后明显犹豫了一下,显然,这一数据属于保密内容,不过,在用目光征求过李立清和祝宇森的意见后,他还是向谭振华做了简单的解释:“其实当初我们引进的就是米制m735弹,不过受限与当时的材质和加工能力,在对其进行仿制后,与原装货的性能有一定差距,当然,随着这几年我们冶金材料和加工能力的提升,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他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谭振华非常理解,言下之意,目前还达不到米国人出口产品的水准。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巴铁方面对“风暴2号”样车评价低于竞品m60a3的原因。
在点了点头后,谭振华又琢磨了一会儿才又问道:“那么王教授,我能不能问一个外行一点的问题?”
“嗯?你问吧?”
“就说咱们的这门炮,能不能打m735弹?底子都是一家来的,我觉着应该是可以的吧?”
他的问题顿时引起了屋内一阵“嗡嗡”的议论之声,王哲山迟疑了一下才答道:“其实是可以的,而且我们还做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