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尔在致联大的声明中,高度赞扬了齐亚·哈克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敬。
米国总统、倭国天皇、苏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都致电表示哀悼,甚至就连巴铁的死敌印地都宣布哀悼三天,可见两国虽因根本利益冲突而互为敌手,但印地人对哈克总统的个人魅力和人品还是相当钦佩的。
华夏驻巴铁大使的评价则是:“齐亚·哈克总统是巴铁的卓越领导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国务活动家。他的不幸逝世不仅是巴铁的重大损失,也华巴友谊的一大损失。”
而对于谭振华来说,两次与哈克总统的会面沟通,都给他留下了良好印象,这是一位睿智、有远见、能坚持原则也肯倾听意见的卓越领导人。
最重要的是,哈克总统原本就比较亲华,虽然后来因为苏俄入侵阿福汗带给了巴铁太大的压力导致他不得不将立场向能够提供最大资源的米国人方向倾斜,但谭振华能够感觉得到,在哈克总统的心中,一直认为只有华夏才是值得信赖和长期保持真正友谊的真朋友。
这从他在瓜达尔港项目争夺战中的表现就能得出推论——他几乎是完全按照谭振华给他的建议在做。
这,也就是谭振华尽了最大努力,阻止上一个时空的悲剧在本时空重演的主要出发点。
更何况,老马,马哈穆德也在那架飞机上!
在上一个时空,空难发生后,由巴铁空军与米国人联合组成的事故调查团调查了巴哈瓦尔布尔、木尔坦、伊堡附近的查克拉拉空军基地及中部城市拉合尔等地的500多人,并于1988年8月21日拘留了与齐亚·哈克总统座机爆炸事件有关的80多人。此外,调查人员还在座机坠毁地点周围收集了c130座机的各种残存部件,并将其中一些关键部件运往米国以进一步鉴定,他们还对所有死者的遗体进行了检查,以确定他们生前是否进行过搏斗或者身上有无可能存在的爆炸碎片。
最后,调查小组于1988年10月17日公布了调查结果,他们认为,事故发生当天,当地的气候条件良好,机组人员状态正常;出事的c130飞机在起飞前,机械状态良好;起飞后,机上未发生枪械开火或搏斗事件;全体机上人员是在飞机于高空燃烧并爆炸解体后丧生的;从飞机残骸中,也未发现地对空导弹或空对空导弹袭击的迹象。
比较可疑的是,发现c130在空中起火的是为其护航的f16战斗机,而从飞机在空中起火直至失控后坠毁,总统专机的机组人员未向塔台发出任何报告,整架飞机上的所有人都仿佛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