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唯一的“原生”高科技行业。
回过头来,曾经奠定了半导体最基础理论的老欧洲却在这个行业中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不但落后于米国,就连后起之秀倭国和南高丽都不及,在基础制程、工艺、良品率等方面,几乎是全方位的落后。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米国与倭国之间爆发所谓“第一次dram战争”之时,老欧洲的半导体企业几乎没发出任何声音。
这,显然让老欧洲这些心高气傲的贵族们心有不甘,发动了战争的这两方,不论是那个粗鄙的牛仔,还是那个矮个子东方人,其实他们从心底里都是瞧不上眼的,毕竟是祖上阔过的大户人家么,眼界高,那也是常事。
而且他们不但眼界高,也切切实实地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实际行动,希望能在半导体领域内扳回一局。
于是,在这一领域内的领军企业,意大力sgs微电子公司和高卢thomson半导体公司于1987年宣布合并,实现了优势互补,成立了“sgs-thomsonmicroelectronics”,后来,这家公司改了个名字,叫做“意法半导体”;
于是,荷栏飞利浦加大了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成立了专门的半导体事业部,并终于认识到了光刻机这一产品在半导体领域内的重要作用,开始有意识地扶植asml,后来,飞利浦半导体事业部分拆出来独立运营,并更名为“恩智浦半导体”,而asml更成为了光刻机的代名词;
于是,西门子将半导体事业部列为公司投资和发展的最高优先级,后来,这个事业部也从西门子脱离出来独立运营,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做“英飞凌”。
“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半导体”、“英飞凌”、可以说是老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半导体制造企业了,三家合称为“欧洲三强”,如果按照谭振华重生那年的排名,三家均名列世界半导体企业“十强”之列,可见老欧洲的底子还是相当厚实的,轻易小觑不得。
这三家企业各有所擅长的领域,也曾经都生产过内存芯片,毕竟这是半导体行业中最通用、需求量最大的芯片产品了,但到了80年代末期,能够坚持dram制造并保持相对较大规模的,却只剩下了西门子,而且目前,dram芯片还是其半导体部门最重要的产品,没有之一!
要不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奇梦达”了。
但现在,这个最重要的产品,每天都在给西门子带来数百万马克的亏损,是每天!
老恩斯特是久经战火考验的人,眼光自然老辣的很,他很快就从东芝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