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坐针毡!
一水儿的迷彩作战服、防弹背心、新式头盔、标配“81杠”也就不提了,那突前的几辆是什么?看着好像苏俄家的大杀器“石勒喀河”啊……那不是像,应该就是!
打头的几排“石勒喀河”之后,就是长长的吉普车群,而这些吉普车上的装备更是让丹瑞恨得咬牙切齿——那上面安装的,就是让他无比痛恨却又无可奈何的步兵与装甲车辆放对时的杀手锏,也是让他上一次品尝到失败苦果的大杀器,“红箭73b”反坦克导弹!
而且,这数量也实在太多了……
安装着反坦克导弹的吉普车队之后,那几具仰头冲着天空,一看就绝非善类的导弹又是什么?
空军的情报分析员告诉了他答案,那是“萨姆6b”防空导弹发射系统。
他们甚至还告诉了他,空军派去侦查的飞机遭到了对方火控雷达的锁定,只是对方最终没有选择发射导弹将己方的飞机击落而已,但警告的意味已经暴露无遗!
丹瑞当然明白,对方这就是在示威!
他们在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别拿那些飞机来吓唬人,小心有来无回!
对方手里还有大量的“毒刺”近程防空导弹,这也是用血的代价换回的教训和宝贵情报,还有那些履带式122毫米口径的火炮,看数量至少有几十门,还有那数不过来数量的被吉普车拖曳着的107多管火箭炮……
这特么的还是游击队?
丹瑞木然看着这些照片,从心底里第一次对守住曼德勒这个最底线的作战目标产生了动摇。
从抹谷到曼德勒有大约200多公里,这支部队就这么沿着31号公路徐徐开进,不急不忙,每天推进50公里左右就会停下驻扎,而空军的侦查机自从第一天飞跃部队上空遭遇对方火控雷达锁定后就再也不敢再做出同样的举动了,只是每天在周边徘徊然后带回一些照片,从不同渠道汇聚而来的信息每天都会被标注在中部军区作战指挥室硕大的作战沙盘上,丹瑞眼睁睁看着这支部队推进到了距离战火镇仅25公里的撒温仰宾并在那里停了下来,然后展开、布防,在缅玉政府军与“缅解阵”实控线的最前沿摆出了一个前进基地。
就好像一柄时刻悬在曼德勒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丹瑞知道,对方这就是摆明了车马来向他炫耀实力的,然而,这份实实在在的威胁也确实让他如骨鲠在喉。
敌人可以无所顾忌地进攻,就凭现在已经展示出的实力,即便攻不下曼德勒,也完全有能力让这座拥有170万人口的缅玉第二大城化为一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