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拉一把国内港机的制造水平的,可在与交通部及下属“华夏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派来接洽谈判的代表团进行了一番沟通之后,他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这个想法——实在是华夏目前的港机产业太羸弱了,根本没有与国际一线企业竞争的能力。
不过他也不是全无所获,至少,他认识了这次随着交通部谈判代表团一同前来的一位水运司主管港机的处长。
这位处长今年50有7,按照他的年龄和级别,基本已经升迁无望,按照谭振华一开始看到他的认知,他还以为这位能进入这个谈判代表团,是上面按照这些年的惯例在中层领导干部退休之前,给安排了一次出国的福利呢,直到他知道了这位的名字。
这位即将退休的处长名叫管桐贤。
这才叫人的名树的影,在知道了这位处长的名字之后,谭振华顿觉肃然起敬,也立刻和他套上了近乎。
几番谈话,更坚定了谭振华的信心,就是他!
所以,在管桐贤流露出对国外企业垄断了港机制造行业的担忧以及认为华夏有必要立刻在这个领域奋起直追的意思之后,谭振华立刻就鼓起了自己的如簧之舌,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看法,只是一直苦于未找到合适的合作者和领军人物,如果这两项能够解决,他愿意投资来做这件事云云。
这才叫“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今年已经57岁的管桐贤没来由地就觉得心中一动……
后来的事,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一年多之后,在华夏魔都,诞生了一家由华夏交通部主投、“红旗基金”参股的注册资金只有一百万美元、职工只有十几个人的小企业,由即将退休的前任处长管桐贤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主营港口机械的制造,在他的建议下,这家企业起了一个含义颇深的字号——振华港机,英文简写为“zmpc”。
再后来,“振华港机”业务发展迅速得宛如坐了火箭,很快就占领了华夏国内几乎全部市场,并横向拓展到了涉及钢结构应用场景的方方面面,大大超出了港机的范畴,产品行销全世界,企业便改了个名字叫做“振华重工”。
十年之后,“振华重工”已经占据了全球超过70%的港口机械市场,成为了事实上的垄断王者。
2002年,时任华夏国家元首访问米国并途经旧金山,恰逢装载着“振华重工”向米国交付的四台巨型起重机通过金门大桥,因为起重机顶端距桥下只有30公分,为慎重起见,旧金山市临时关闭了金门大桥25分钟,造成旧金山市交通堵塞,从车上下来的人们都涌到了金门大桥两岸一睹“肇事”的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