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大部分都只能算修修补补,对其基本结构是没敢大动的,现在突然说要提高这么多,他感觉很没把握。
谭振华却不这么认为,他还当众解释了他的观点:他之所以多花了很多钱把伊夫琴柯视若珍宝的d-136涡轴发动机也连头带尾地买了下来,并不是想要华夏立即推出这个级别的发动机。输出功率10000马力的涡轴发动机,华夏当然会需要,这是研制重型直升机的基础,但他也知道,事有轻重缓急,以华夏当前的能力和实际需求,短期内不可能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故而对这型发动机的需求并不是那么急迫的,对其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才是他买下这型发动机技术的第一目的,而最先需要吃透掌握的,就是d-136发动机上使用的自由涡轮技术。
纵观全球涡桨涡轴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在进入70年代后,各领先企业都陆续攻克了“自由涡轮”这一技术难关,也因此涌现出了一大批性能优异的涡桨涡轴发动机,比如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内,该类发动机的销量王者,普惠公司的pt6a/pw100系列等,这些发动机在性能、油耗、寿命、成本等方面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平衡,即便在进入90年代后,已经陆续出现了多种第三代涡桨涡轴发动机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因为第三代涡桨涡轴发动机取得的技术进步,在实际使用性能上的体现,远不及第二代对第一代产品那种跨越式的改善。
这些都充分说明,掌握“自由涡轮”技术能为提升这两类发动机性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而d-136涡轴发动机,就是一台第二代涡轴发动机!
所谓“自由涡轮”,是指驱动实际做功的螺旋桨的涡轮,它与驱动压气机的涡轮没有直接连接,它是由燃气直接驱动的,再经减速齿轴箱减速后带动螺旋桨。
这么设计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为做功的螺旋桨和驱动涡轮匹配最合适的转速而无需顾及压气机涡轮的转速,因为涡桨和涡轴的螺旋桨直径都太大了,如果转速过高的话,螺旋桨的翼尖就很容易超过音速并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采用“自由涡轮”后,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进口温度、压气机转速,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说实在话,谭振华说的这些内容,在座的不少人都懂,且比他懂的更加深入,人家毕竟是航空领域内的专家么,有好几位还是航发界的领军人物,哪里需要谭二来做科普?
有几个人不懂“自由涡轮”的好处啊?问题根本不在这方面好不好?问题在于,要彻底掌握这项技术,实在太难了,而且不但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