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丁妇好都灭不了褒国,申侯嬴秦却可以,你听过一个词没有,带路党!】
【对,因为嬴秦和申侯收了一个小弟,叫做,缯国!】
【而缯国就是给申侯带路的人。】
【缯国本来就是古夏遗民,他就是从汉中出来的,甚至在汉中还有姻亲存在,只要他能带好路,申侯嬴秦灭褒国,那叫一个易如反掌。】
【就跟当年刘备入川一样。】
(缯国还能这么用?)
(这历史不就通了。)
放屁!
北宋。
司马光和一众大儒守在府邸,盯着天幕,他们气的嘴唇发抖。
“缯国怎么可能去帮申侯灭褒国。”
“缯国姓什么,姓姬啊!”
“姬姓诸侯怎么可能熟悉褒国的情况,当什么带路党,滑天下之大稽!”
旁边,有人问。
“公实兄,此言当真?”
他们叫起了司马光的字。
司马光哼道:“人人都以为我欺世盗名,岂不知道我也有真才实学,缯国,是姬姓南宫氏。”
随即,立刻充值发弹幕。
“可笑可笑,缯国是姬姓诸侯,身为一个历史博主,竟然会犯这种错误,姬姓的诸侯国,怎么可能熟悉汉中的情况?”
大汉,
刘邦看向了叔孙通。
要问典籍,得问儒家。
“告诉乃公,缯国是姬姓诸侯吗?”
叔孙通点头:“不错,南阳缯国,姬姓,南宫氏。”
这一开口,周勃樊哙等人纷纷摇头。
一些儒生开始抨击天幕的内容。
刘盈也如释重负的说了声:“博主终于错了一回。”
而刘邦却大手一挥,“错什么错!你怎么知道博主说的缯国是南阳的缯国?”
叔孙通嘴角抽动,流氓,太流氓了,要是在大秦你敢怎么说话,儒生都能拔剑砍你了,他忍住冲动,小声的辩解:“西周史还有一个缯国,不过是东鄫国,虽然是姒姓,可是在齐鲁之地,是不可能去进攻褒国的。”
刘邦点点头:“哦这样啊,乃公说的是,肯定有第三个缯国,如果没有,乃公给加上去,你在史书上写一笔,不就有了吗?”
我的剑呢?
叔孙通真的想要砍人了,这不是抬杠吗?
(博主,我刚才查了下,缯国只有两个,一个是东鄫,一个是南曾,东鄫离得太远,南曾真是姬姓的,你的说的生活在汉中,然后又出去,能给申侯带路的缯国是不存在啊!)
(我也是搞历史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