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也没有在意,毕竟,你姬发带头打压咱们大哥伯邑考的后裔,吃绝户的事情,已经说明了你的格局。
你如果不猜忌我,那才是大日从西边出来。
“我还是用商纣王给你举例子。”
“商纣王吃下了东夷,淮夷,东南蛮夷,东北蛮夷,他要做的就是消化这些疆土,每消化一个地区,这个地区就会从亏损状态转为盈利,这个你明白吧。”
周公旦问。
周武王还在思索,召公就说了:“这个我明白,就拿东夷举例子,如果东夷真的被消化了,东夷的贵族和奴隶都不再造反了,
不造反之后,商纣王就不需要派兵镇压了,兵力的投资就减少了一大截。
不造反了,就不会有人大规模的破坏村落,良田,桥梁道路,这些建设开支就会瞬间清零。
不打仗了,这个地区就不会有战争抚恤,不会因为战争破坏农田,耽误农时而让粮食减产,商纣王就不用补贴这个地区了。
剩下的就是盈利了,东夷粮食物产丰富,只要从战乱进入到了和平时期,就能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钱粮税赋,以及劳役兵役,
那么这个地区就不会成为商纣王的负担,反而成为他的摇钱树。”
对!
周公旦赞赏的点头,还是召公想的明白透彻!
这下,周武王也明白了:“你是说,每次消化一个地区,商纣王的战力就会恢复一点。”
周公旦点点头:“完整消化了东夷,商纣王的实力就能恢复五成,再消化了淮夷,他的战力就能恢复到巅峰,如果再继续消化了东南蛮夷,他的战力就会暴增到戴峰时期的两倍,等全吃下他打下的疆土,他的战力可能就暴增到了巅峰时期的十倍。
这就跟滚雪球一样,越往后,雪球滚的就越厉害!体积增长的速度就越快。
这就是做大做强的好处。”
【对,这就是商纣王的策略,也是周公但看到了商纣王失败之后,还要继续使用对方国策的原因。】
【这种国策,会让自己的实力呈现几何级暴增!】
【孙子兵法中讲究的‘以正合,以奇胜’,什么是正,就是发挥正面战争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综合战力,堂堂正正的碾压对手。】
【你看懂了这个,你才能明白,为什么诸葛亮那么聪明的人,却一定要六出祁山,不惜一切代价北伐曹魏。】
【他为什么那么着急呢?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寿命到了尽头吗?】
【不是的!】
【而是,诸葛亮也知道曹魏的弱点,曹魏以山东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