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他做不到,既吝啬又挥霍的时候,于是西方人发明了所谓的这个人很慷慨。】
【我就问慷慨跟挥霍和吝啬沾边吗?】
【完全不沾啊!】
【这就是所谓的中道思想,中道思想就是我既做不到极致的好,又做不到极致的坏,那我就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做一个不好不坏!】
【其实中道思想就是折中,甚至是无原则的去一个中间值。】
【如果用处理实际问题怎么处理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道思想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家都有理,然后最后就是大家都没理。】
【标准的话术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他打人固然是他的不对,但难道你就没错吗?不如大家各退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后的意思,就是你白挨了一顿打呗!】
【比如再比如,人不是你撞倒的,你为什么要扶呢?你给人家多少赔点钱,这事情不就了解了吗?他固然有错,难道抛开事实不谈,你就没错吗?为什么你要认死理呢?】
【对,这都是中道思想衍生出来的结果。】
【中道思想,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不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的水平有限,解决不了这种极端的争端。】
【当他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他怎么办呢?】
【和稀泥啊!!】
【各打50大板呗!!】
【不分对错,不辨是非,无原则的妥协,只是为了息事宁人,这就是中道思想,也是儒家的中庸思想。】
【中道思想,就是只为了单纯的追求平衡,追求中间值,大家都吃点亏,就等于把问题解决了。】
【你觉得这种思想,能是精华吗?】
【西方人,根本就不接受啊!】
【所以,中道思想在西方就吃不开,就算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了,西方人不鸟还是不鸟。】
【但是,儒家能吃得开啊!】
【当儒家无法去让事物处于既刚又柔的,刚柔并济的一种现象。】
【儒家无法在做事情时,既让保守派高兴,又让激进派满意,于是他怎么做呢?】
【哎,他什么都不做不做就不错,不解决,不处理,和稀泥,各退一步,各打五十大板,不分对错,不辨是非,只为了息事宁人,所以他们的中庸之道,最后变成了昏庸,变成了无能!】
【这就是很多儒家人做事的方法。】
【那么,道家的中庸之道是什么呢?】
【是让你去解决问题的。】
【你既要让正方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