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不已,哪怕不知道能发多大的财,可是听到要去日本也足以心动。
于是很多人又攀附各种关系跑到孙家村去,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门路,有没有什么可能性,自己跟着沾光。
但这个时候,孙五福已经把要去的人名额报给李小江了,肯定是不赶趟了。
而且因为出国人员的工资村委会有分润,名额也需要孙庆有审核,外村人一律不可,哪怕沾亲带故也不行。
不过,这些人倒也并非一无所获。
毕竟孙家村的壮劳力流失了,相应的,雇人种地的名额也就出来了。
相邻不远的村子里,还是有很多地少人多的穷苦家庭,愿意出人来挣这份儿钱的。
而那些碰巧与孙家村正准备联姻的人家,则迎来了更大的变动。
这个月,给孙家村年轻男女们负责牵红线的媒人算是倒了霉。
因为孙家村无论说媳妇还是嫁闺女的人家都不急了,不仅不急,而且就连说好的,也打算要反悔了。
任你是红娘还是月下老人,没用,全做了白用功。
…………
1989年6月下旬,就在孙家村的人开始忙和签证和护照,期待着尽快踏上赴日行程的时候。
宁卫民则带着妻女在蔚蓝的法国南部海岸线城市圣特罗佩,来到了这里巡视自己的产业,顺便度个海边的假期。
到达这里的当天下午,他们就来到了已经开始营业的马克西姆餐厅吃饭。
衣着体面的侍者在餐厅里端着托盘来回走动,托盘上放着高高的涂漆胡椒罐和长方形的草编面包篮,篮子里放着硬皮的新鲜面包。
一看就知道,这里保持了巴黎马克西姆总店的传统,经营的是最传统的法国菜。
但说实话,宁卫民来法国之后一直都吃的是这些东西,其实他现在更怀念老家的中餐。
然而他从坛宫带走的那些厨师虽然有一部分人已经来到了这里,只是这些人还需要适应环境,距离中餐厅正式开始营业还需要时间。
毕竟共和国现在是被世界主流文化关在大门外的。
正宗的中餐别说在圣托罗佩这个小城了,就是在巴黎也不多见。
许多在国内很常见的调料,在这里都是难以寻觅的奢侈品。
所以从京城来的那些中餐厨师很有必要去适应这里的厨具,还要去了解这里的市场里的菜蔬海鲜特色和种类,去摸清楚走什么渠道才能找到中餐的调料。
否则他们就很难推出正宗中餐,发挥出他们真正的烹饪水平来。
所以很可惜,宁卫民想在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