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仪。
他们对于用自己熟悉的酒水来搭配异国情调的餐食,或者是搭配异国情调的酒水和茶水都富有兴趣。
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到同时体验了两种不同文化的菜品融合,体验感特别美好。
还有,如果在菜品的口味和原料上,只是简单的叠加或者替换,那免不了产生冲突感,而中餐追求的是和谐,是五味调和,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这一点宁卫民的厨师同样做的很成功,甚至于他们还能够凭借烹饪经验,借助新的食材,探索新的口味。
在金玉满堂的第一顿饭,不但让宁卫民从母胎里带来的味觉记忆获得了满足,而且有些用本地特色食材做出的菜品,就带给他一种别开生面的惊喜感。
比如主菜之后的一道点心,那是一个小笼屉里的包子,看似平淡无奇。
然而就在宁卫民好奇是什么馅料,拿起报纸用手撕开一个裂口,准备一探究竟之际。
结果从裂缝里喷出来的是与热气相伴的熟悉又陌生的香味。
这是……香菇……还有……奶酪!
没错,这个外表普通的香菇奶酪包子留给了宁卫民相当深刻的印象。
他将拉出长长奶酪丝的一小块包子放进自己的嘴里时,其实是有点轻视的,觉得这玩意能好吃吗?
或者说,这还能叫中餐吗?
可结果温热的面团与馅料复杂的鲜味裹在了一起,香菇与蓝纹奶酪的特别搭配,是宁卫民完全不敢相信的食材组合。
一个是他喜欢熟悉的东西,而另一个是他最怕的东西,带着各自相似又特殊的鲜味物质交织在一起,居然被一个温热的包子给和解了,升华了。
要知道,那种蓝纹奶酪其实是那种长着蓝绿色霉菌斑的奶酪,宁卫民曾经在亨利·拉卡米耶的极力推荐下,生吃过一口那玩意。
那种像是吃了一大口墙灰的感觉差点让他当场喷饭,从此望而生畏。
可这次却不一样了,被包子包裹的馅料成功结束了他的负面印象,甚至和谐的口感,让他有点上瘾了。
虽然不是他熟悉的那种包子了,但这种口味真的很好,而且不但他满意,那些欧洲老钱们更为满意。
要知道,很多时候,一个人最固执的部分就是他的味蕾。
就像华夏人的胃要适应正宗的法餐,通常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样,法国人的胃对于中餐也存在一定的排斥感,也需要时间来适应。
更别说还牵扯到欧洲人本身文化上的自负,以及对东方古国多年来抱有成见的轻视感了。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