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协调好村子里的众多百姓,老丈的年纪稍微大了一些,正该是歇一歇,多多指点后辈的时候,您说呢?”
被周敬心这么一说,王二当即就咧着嘴笑了起来,连声应道:“就依小老爷,就依小老爷。”
要是小老爷当知县大老爷该多好啊,话说的明白还好听,还处处替咱们这些老百姓着想,不像旁边那个县尊,呆愣愣的跟个木头庄子似的。
正当王二等老王庄的百姓在心里暗自吐槽时,周敬心又对徐敬玉微微躬身,说道:“县尊,咱们该去下一个村子了。”
徐敬玉嗯了一声,高声对老王庄的百姓说道:“分地的事儿就先这么定下,本官明天再带着你们小老爷过来给你们分地。”
等离开了老王庄,徐敬玉就忍不住叹了一声道:“原来做个好官这么容易。”
容易么?
容易个屁!
要不是有我家大老爷的例子在前面摆着,你徐知县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官?
周敬心一边在心里暗自吐槽,一边笑着对徐敬玉说道:“我家大老爷说,老百姓其实都挺傻的,特别好糊弄,可是老百姓又很精明,他们知道谁是真心对他们好。”
徐敬玉嗯了一声,忽然顿住了脚步,向着周敬心正色揖了一礼,说道:“受教了。”
周敬心赶忙回礼,“县尊太客气了,学生说的这些都是大老爷曾经说过的,可不敢当县尊如此大礼。”
徐敬玉却道:“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驸马爷可为本官之师,周生员学得驸马爷一片爱民之心,同样可为本官之师,区区一礼,又如何受不得?”
两人再次客套一番,便又继续向前走去。
……
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
哪怕是有杨少峰亲自写出来的《五年规划纲要》参考,哪怕是杨少峰还替他们贴心的安排了宁阳县的生员,登州府的十个官老爷还是各有各的打算。
有像徐敬玉一样忽然良心发现,打算好好跟着杨少峰混,以后弄个万民伞、万民靴,好升官发财的。
也有的依旧还是端着知县大老爷的架子,在杨少峰面前固然不敢玩阳奉阴违那一套,可是这些官老爷们也仅仅只是把知县当成一份工作来看,大概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每天只要完成好杨少峰的吩咐就算齐活。
对于这两种官老爷,杨少峰本身也没什么偏见,反而只要能把自己交待给他们的任务都老老实实的完成就行。
至于表现好的那些,等老朱开始各种绩效考核制度后,上官考评这一项肯定要给他们加分,以后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