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的,这城墙修的比一般的上县还要高大。”
朱皇帝又踩了踩脚下的水泥路:“还有这路。”
“原本县城里的路也是坑坑洼洼的,好点儿的地方是石板路,剩下的也是土路。”
“可是从咱们进城到现在,你们两个看看,全都是平整的水泥路。”
说到这儿,朱皇帝又很是不满的撇了撇嘴。
“这水泥路就这一点不好,动不动就他娘的开裂,这一道一道的裂缝看着都不舒坦。”
朱皇帝一边往前走,一边不住的吐槽。
朱老四和朱老五则是若有所思的跟在朱皇帝身后。
父子三人向前走了一段路后,朱老五忽然指着远处的一间铺子说道:“惠民药局!”
朱皇帝顿时来了兴趣。
兴办惠民药局的旨意早早的就已经颁布。
但是朱皇帝心里也清楚,自己这个皇帝的旨意是一回事,能不能真正落实下来又是一回事。
至于说这个惠民药局能不能真正的起到方便百姓看病,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的作用,就更加的不好说了。
毕竟惠民药局得依托医生才能存在。
而医生的数量……
想到医生的数量,朱皇帝又忍不住重重的叹了口气。
中原堂口自古以来就有“不为良相,就为良医”的传统。
说白了,并不是所有人都立志于成为医生。
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医生都是因为在科举这条路上看不到希望,所以才转行去学医。
然而又不是所有科举不成的读书人都会选择学医。
这也就导致了医生数量的不足。
朱皇帝有时候甚至都想着,大明或许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名医,而是需要更多的普通医生。
也只有医生的数量足够多了,才能真正的把惠民药局给铺开,老百姓才能真正的看得起病。
只不过……
朱皇帝的嘴角忽然挂起一抹笑意。
“走,咱们去惠民药局看看。”
医生的数量不足是事实。
这个短时间内也确实没办法解决。
但是那个狗东西不是已经迈出第一步了么?
宁阳县医学院,登州府医学院。
按照那个狗东西的说法,这两所医学院招收的都是想要从医的生员,专门就是培养医生的。
如果这两所医学院能够成功,不就能为大明培养出大量的医生?
或许,其他的州府也可以开设医学院?
毕竟宁阳县和登州府的丁口数量有限,愿意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