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收益,宋阳还是咬着牙耐心坚持了下来。
差不多过了一个小时,他又是趴着又是跪着,总算是把那些个头稍大的植株都挖了出来。
其中,茎秆上有三个分杈的有五棵,四个分杈的有三棵,而五个分杈的,他扩大了周边搜寻范围,最终只找到一棵。
倒是那些两个分杈和没有分杈的植株,数量还不少,零零散散加起来,少说也有二三十棵。
宋阳有一种感觉,仿佛这棵五个分杈的植株,是其他植株繁衍的源头。
采大留小,这是上山采药的老规矩,宋阳自然不会想着把所有植株都采光。
如果这些真的是崹参,那即便只有两个分杈的也有一定价值,等以后有机会再到秦岭大山里来采挖便是。
宋阳依照保管人参的方法,剥下树皮,找来青苔,把这九根植株的茎秆剪掉,小心翼翼地用青苔护住根部,再用树皮包裹起来,捆扎结实。
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拿着东西往回走。
回到帐篷,里面依旧鼾声不断,几条猎狗也一直没什么异常反应,宋阳由此确定,大家睡下后,没有人离开过帐篷。
不然的话,要是被发现,尤其是被金石涛看到,难免会有些小尴尬。
他把采挖的植株放进自己那愈发沉重的背包里,微微松了口气,随后躺了下来。
第二天,众人像往常一样早早起身,继续踏上行程。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又在山里找到了一只大熊猫,然后跟着采集各种样本。
就这样,转了四五天后,一天晚上,宋阳听彭世文教授说,明天准备前往洋县深山里建立的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
准确地讲,宋阳是受到邀请一同前往,这里也是此次进山考察的最后一站。
彭世文教授作为在野生珍稀动物保护工作领域走在前沿的专家,无疑有着极为丰富的指导经验。
据他介绍,就在去年五月二十三号,在洋县的姚家沟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那里发现了七只野生朱鹮。
这一发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朱鹮种群凶多吉少的情况下,犹如一盏明灯,点燃了朱鹮种群绝处逢生的希望。
彭世教授还说,朱鹮堪称鸟类的活化石,见证了大自然六千万年的沧桑变迁,有着“东方宝石”“吉祥鸟”的美誉。
宋阳虽然不太懂这些专业知识,但也知道朱鹮与金丝猴、羚牛、大熊猫并称为“秦岭四宝”,其珍稀程度不言而喻。
一同赶路的时候,彭世文教授显得格外兴奋:“去年就接到邀请函了,那边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