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若不然就容易被迷惑。我现在就在四处给刚子张罗,寻一个好姑娘娶回来,让他安心。”
省得被那些狐媚子勾引了去,到时候又有得官司可打。
“不会,婶子,春宁这事儿,我是万分感激您的。”
幸好有罗婶子告诉了她,若任由发展下去,指不定那丫头抱着孩子上门了呢,那才叫可怕!
从罗家回去,徐氏就问罗婶子找她啥事儿。
“说三丫九月初九成亲,请我喝喜酒呢。”
春宁的事儿,她是只字不提。
母亲只是内宅妇人,在京城养尊处优的,现在来蜀地也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给她说也只是平添了她的烦恼而已,她也解决不了问题。
“哎,三丫和春姝春燕差不多大,她都成样了,这两孩子还没谈亲事呢。”
媒婆倒是有,上门的多,可就是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此这般几次后,连媒婆都不上门了。
外间外言肖家是京城人家,姑娘想要嫁回京城。
昌州这些人家也就死心了,高攀不上就不上赶着去讨没趣儿。
“婚嫁之事各有各的缘份,不着急。”
春暖只好安慰她。
“暖暖,春宁的事儿……”
“母亲,我会问问春宁的。”春暖想起了许氏说春宁想去漠北的事儿。
与其让他留在这里出问题,不如让他去一趟漠北,让他亲眼看到父兄他们在那边受的苦脑子就会清醒清醒了。
对,就这样干。
“母亲,我想了很久,我觉得,还是要春宁去一趟漠北。”
“你大伯母不是说春宁不能去漠北吗?”
“母亲,燕子长大了都要飞出去,更何况是春宁。”春暖道:“春宁是我们肖家目前唯一长大的男丁了,肖家的担子他应该担起来了,放他出去吧,让他看看漠北父亲和兄长他们受的苦,就知道更要发奋图强,努力振兴肖家了。”
让他出去走一趟,时间就是最好的良药,和那个丫头的事儿也会因为时间和距离问题而淡忘的。
“那你和你大伯母说说,家里还要好好安顿一番。”
“我明白的。”
许氏都很纳闷,之前暖暖还同意请一个可靠的人送去漠北,怎么不到半个时辰又变了卦了呢?
“暖暖,漠北条件艰苦,春宁到底没受过那些苦……”
“大伯母,正因为春宁没受过那些苦所以才让他去看看,那地方我都去过,他一个男子汉又怎么去不得了呢?”
许氏……那时候你去有赵明华同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