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是诬陷,我必须申明我的态度。)
我追过去,很清晰地义正严词地告诉他,“我根本不知道里面有蘑菇!”
然后,我就干我自己的事情了,同时脑子在飞快地转着。
我没有生气,但是我很确定地是:如果他真的准备靠外卖吃饭,那么我就不用做饭了。然后他可以花光他的零花钱,我也不用给他零花钱了。总之,没有洗碗,没有做饭。这是必须的!
我还在等着事情后续的发展。
所以我没有下任何判断,也没有升起任何情绪,就是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过了一会儿,儿子出来了,说“妈妈,我把锅和碗洗了。”
随后,“但是,我也点了外卖!”
我说,“行啊,点了就点了吧,你把锅洗了,我就做菜。”
然后,我照例做了三个菜,仍然变着花样,用心给儿子做的。
可想而知,我们的中饭就异常丰富了,儿子发现妈妈还是照常用心做了饭,于是他说,“我点的外卖也可以晚上吃的。”(自己找台阶下,嗯,可以,下吧。)
然后,在双方都很友好的气氛下,我告诉儿子说“儿子,还是需要吃完饭就把碗洗掉,这样不影响下顿的做饭。”
儿子说,“但是我当时就是真的不想洗。”
我说,“我知道,你是真的不想洗,不是故意的,不想洗没关系的,可以等。”
然后,就在饭后,儿子顺利地把碗和锅洗干净了。
突然发现,其实家务的处理与情绪有关。
因为儿子只有情绪很好的情况下才愿意洗碗,这种情况少之又少。于是让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在多变的情绪下,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真是太难了!
但是,我还是迎难而上,因为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不愿意做,但是还是需要做,这种痛苦的体验一样还是很需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觉得,在学校里的各项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些课程孩子会很喜欢,一些课程孩子会很讨厌。但是不喜欢的也要做,也要有个最低限度。而不是不喜欢就不做,这样就过度接纳了,就没有引领了。)
只是,引领者需要掌握一个度,既不能太多,压力太大,对于孩子来说太难了。而是他可以承受的范围,可以小小克服一下就能做到的,或者是成人支持一下可以做到的;也不能没有,因为害怕面对孩子,就干脆包办代替,将来是孩子受更大的苦,父母受更大的苦!
还有一点,我觉得是我对儿子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