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儿子身上看到的就是,手机放在一边写作业,一会儿就要去看一看,一会儿就想去看一看,我明显感觉到他的不专注,从而无法沉浸在学习中,当然是不可能深入的。
书中还对这一部分用更多的数据和调查研究做了说明。
“一心都用特显出来的是所有事情都不断地在同步处理,同时也解释为持续地转变专注点。”
可能有人会认为,很好呀,可以一心多用,可以同时处理很多事情,效率很高呀。确实是,有一些时候,我们会需要这么做,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一心多用带来的就是我们不可能钻入的很深。当然,我们可以区别对待,在一些事情上一心多用,在一些事情上就专注沉浸。
但是,孩子就是孩子,他还没有能力这么做,他还没有发展出自我来,能够很好地处理。不用说孩子,就是成年人,也是大概率无法很好地处理吧!
还有,我越发意识到,智能手机在这个时代出现,真的是应对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呢!浅层,不深;快速,不敢慢;立刻有效果,不愿意等待;还有追求短期的刺激,难以通过持续的努力去获得长久的满足等等。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果然,我们这个时代就是要深度发展表面功夫,把物质主义发展到极致呢!当然,同时已经在孕育着追求精神的发展,在深深的地下,在一小部分的人的意识中,也许更准确的说,是在所有人的占非常小比例的意识中,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某一方面发展到极致,必然会反弹;这个世界就是在玩这样的游戏吗?
扯远了,回来!
“由于一心多用的原因,很多青少年花在专注一样事情的时长正在逐步降低。最近微软公司就出版了一份研究指出专注时长从2000年的12秒缩减至2013年的8秒钟。”
“一心多用者正在快速地朝着注意力错乱的路上。若不让他们去跟进那些毫无关联的工作,或者不让他们去理睬周边或内心那些刺激因素,他们会感觉到非常困难。脑部在某些时候显得疲劳,而频繁的刺激因素消耗了大脑的吸收能力,这导致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学习的过程中,会显得肤浅和无用功。因此,新学到的东西只能以有限的方式固定在长期记忆中。这是因为大脑需要利用休息时间来整合所学的东西,而一心多用者是做不到的。”
“消耗了大脑的吸收能力”,这就是我说的耗神。
“大脑需要利用休息时间来整合所学的东西,而一心多用者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