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五周(3 / 4)

他们“好好说话”。

美国惠顿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特里沃森认为:“爱说反话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面对冲突时,不懂得如何下调负面情绪,反而让负面情绪控制我们。亲密关系是我们的安全区,每一次暴力沟通,发泄情绪,其实都是在安全区的边缘试探。”

彼此亲密,所以肆无忌惮。

却不知道,越亲密的人,说出的话杀伤力越大。皆因只有最亲密的人,才会最在意你的话,也最容易因你而受伤。

我从我自己的体验来讲,确实是如此。每次冒出那些言不由衷的话,就是我无意识抢来的挡箭牌,因为我说不过,我无话可说,我无言以对,所以就会把一些话不经大脑思考地丢出来。正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对付当时的负面情绪,我只知道自己已经被那负面情绪淹没了。

当我在情绪的处理上提高了之后,我发现我能更加理智地对待了,无意识少了,这样的语言也少了,因为它没有太多用处了。

不愿表达真实的自我,所以口是心非。

想挽留对方“别走”,开口却是“你走吧”;

心里想着说“我错了”,话到嘴边却成了“我没错”;

心情明明是“我很难受”,说出来却是“没事,我很好”;

明明想沟通“其实不是这样的”,喊出来的却是“你觉得怎样就怎样”。

越是长大,我们越羞于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反而习惯性地用正话反说,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以至于让沟通充满了困难和障碍。

我自己很清楚地记得,我在和他人沟通时,有时候就会反着表达出来,然后自己很难受,因为自己说的不是心里话。

现在,我也尝试着直接向孩子爸爸表达我的需求,然后我发现,即使他没有按照我的需求做,但只要他明白了我的真实想法就可以了。这样子更简单,更容易,也不容易出现沟通上的障碍了。

父母为什么爱说反话?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习惯奉行“打击式教育”。羞于肯定,善于否定,认为打击式鞭策,批评是引导,警告是提醒,挖苦是激励,数落是告诫。明明怀着最深的爱,开口却全是伤害。

在青春期,已经在父母长年累月打压下的孩子,习得了这种“伤人不见血”的招式后,又会将刀子反向扔向父母。

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就是“打击式教育”,这可能是我的父母那一代人的通病。所以我继承了,所以开始我也不会夸奖孩子。所幸,我在成长中有所改变;所幸,我儿子的青春期的刀子还没有特别密集。

着名教育专家

最新小说: 全职法师之重水覆世 重生七零:狠戾军官被我撩红眼 恶美人带娃随军,硬汉军官霸道宠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神话卡牌供应商:开局哪吒三太子 1961刚刚入职的我获得了系统 五个疯批全有病,贴贴女主就痊愈 被赶出家门后,我觉醒了植物系统 我有一柄摄魂幡 与恶同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