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荒货丢掉,他又舍不得,可是不丢,会不会就一直这么倒霉下去了?
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人却停在了他的摊子前面了,孔老三的眼睛顿时间一亮,连忙抬头道:“来来来,这边有新上的货,快来看看,说不定就有能入您的眼的……”
孔老三的话还没有说完,就住嘴了,因为站在他摊前的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而已,看样子根本就不像是有钱会买的主儿,孔老三脸上顿时间一苦,也不像以前那样拉着人就天花乱坠地夸他摊上的东西有多好了。
站在孔老三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准备去致祥斋的夏琰。
早上的寿安路和她昨天跟傅言叙傍晚时分来的时候简直有着天渊之别,还没走进,便听到了人声鼎沸,一进来,便看到了摩肩接踵的热闹场面。
反正时间早着呢,所以夏琰也不急着赶去致祥斋,慢悠悠地在这古玩交易市场里逛逛,虽然对于古玩,夏琰并不是什么行家,但是也知道这些摊子上摆着的大部分都是鱼目混珠的荒货,还有少数的行货和做旧做得好的高仿。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真品,只是非常少罢了,只是夏琰没想到她还没走近孔老三的摊子,就看到了一股并不淡薄的白雾。
——这是真品!
但是让夏琰心动的不是这个,而是记忆中夏成翰对书法颇为喜爱,恰好那件真品就是一套彩墨。
夏琰微微挑眉,神色却没有半分急切之色,她依旧速度不快,慢悠悠地走着,最后停在了孔老三的摊子前。
对于孔老三的不以为然,夏琰没有放在眼里,她蹲下身子,扫了一眼他摊子里摆着的物件,除去刚刚看到的那套彩墨之外,其他的都没有白雾。
夏琰拿起那泛着白雾的彩墨看了一眼,那彩墨十锭为一套,墨形丰富多彩,最长有9。1厘米,最短4厘米,该墨一面镂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等西湖十景。
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哪怕没有小龙珠的灵力,光靠眼力,夏琰也能判断得出这是真品还是赝品。
一般来说,判断墨的好坏有两个概念,一是年份,一是材质,配方和工艺,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看、闻、听、掂等手法来得到印证的,夏琰手中的这套彩墨,确定是真品无疑。
孔老三见夏琰第一个看的是那套彩墨,眼皮子顿时间一跳,听到夏琰问价了,他随口报了一个价。
都说头戴三尺帽,不怕砍一刀,在古玩交易市场上就没有一口价,没有不打折的,夏琰对着孔老三摇了摇头,比了一个数字,道:“我只能出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