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保证信息畅通,只不过有人会拿这种权力而作威作福,有的人会运用权力来做出更好的决策。
当然,所有的制度都有漏洞。
密折制度到了乾隆时代,就被人摸清楚了套路,王亶望就让甘肃上下所有有权力写密折的人跟他一起欺骗乾隆,说甘肃有大旱,从而要来一大堆秀才名额,发卖之后全省官员一起发财。
但是现在这套密信制度刚刚出现,倒是可以用一用。
对此,会场中的人更加没有反对了。
少部分聪明人知道这是刘淮在集权,但一个军政领袖想要集权,有什么错误吗?
或者说,你都加入了这个军政集团了,这时候不帮助政治首脑集权来表忠心,难道还要上眼药吗?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能跟政治首脑交心拉关系的机会何等难得?谁要反对,他们反而要先反驳的。
丝滑的将第三条通过之后,终于到了‘如何恢复北地民生’这个宏大议题上来了。
而正因为这个议题实在是过于宏大,以至于一开始依旧无人发言。
“都统郎君,那就由臣下先来吧。”会场中沉默片刻之后,还是李通这个前金国宰相起身出言。
“所谓北地民生,不单单指的是山东。换句话来说,就是需要施加恩德的,并不只是山东百姓,还有中原河北士民。”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金国接壤的州府要接纳流民,并且统一赈济,然后到山东各州府,进行授田。”
“如今山东两路,人口依旧没有恢复到前宋的水准,还有大片荒地等待开垦。”
“这些流民却不能仓促授田,而是要进行民屯,统一管理。两年之后,方才能解散民屯,进行授田。”
李通说完最重要的一条硬性要求之后,开始侃侃而谈,述说自己思量已久的计划:“所谓恢复北地民生,无非就是发展‘士农工商’罢了。”
“对于士,不仅仅要任用,更要培养。都统郎君已经在卫所中建立了卫学,地方建立社学之事已经刻不容缓。”
“原本去年就应该推进这番计划,却因为连番大战耽搁了时日,已经不能再拖了。”
“社学的建设数量,应该记录在地方官员的考核中,以此为升迁或者贬谪的依据。”
这几乎已经算是全盘抄了明朝的基层教育政策了。
但李通还是玩了个花招,没有将如何任用‘士’光明正大的说出来。
毕竟展开乡试这种事情,闷声大发财就好,到时候就用政令颁布出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将事情办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