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急忙梳理了自己开药方的思路。
老王先生的病情着实复杂,他得精准把握他病症的关键所在才能开出合适的药来。
从病根上来说,老王先生的脾胃功能十分虚弱,这是因为20年前做了胃切除手术,导致脾胃等中焦部位受到损伤,消化、吸收以及输送营养物质的功能都出了问题。
这是本虚。
接着就是一堆连锁反应。
首先他体内还残留着当年在印度感染后没清除干净的湿热毒邪。
然后再加上他长期情绪焦虑,让肝气郁结得更厉害,气血运行也不顺畅,接着又导致瘀血堵塞在血管里,吻合口发炎,所以才会反复胃出血。
这是标实。
治疗时存在两大矛盾。
其一,要清除湿热就得用性质苦寒的药物,但老王脾胃本就虚弱,这类药物容易进一步损伤脾胃;可要是不把湿热清除掉,炎症就很难消退。
其二,止血需要收敛,但体内的瘀血又得化开。
要是只想着止血,瘀血留在身体里,会引发其他问题。
可要是活血化瘀的力度太大,又很容易再次引起出血。
所以,治疗得标本一起治,既要攻邪又得补虚,双管齐下才行。
方言想了想,他认为首先得从根本入手,用健脾益气的法子,把脾胃的功能慢慢养起来,增强身体的正气。
同时,还得疏肝理气,化解肝气郁结,减少它对脾胃的伤害。
然后,要把身体里残留的湿热毒邪清理干净,就得清热利湿。
最后,在处理胃出血和瘀血问题上,得做到化瘀止血,既要止住血,又不能让瘀血留在体内,这样才能促进胃黏膜修复,让老王先生的身体逐步恢复健康。
拿起钢笔方言终于开始写起了方子来。
站在方言背后的老范来了精神,琢磨着这药方的门道。他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正顺着方言的思路在思考,他也感觉这药方……确实难开。
方子要兼顾的事儿太多了。
要是患者年轻力壮、底子好,治疗时还能放宽些标准。
就像之前方言给那个一氧化碳中毒的年轻姑娘扎针,直接下了十二根针。
为啥敢这么做?
一是因为姑娘年轻,二是她发病时间短,身体扛得住。
可眼前这位老王先生不一样啊。
他二十年前做过胃部手术,又连着两年胃出血,身体早就虚透了。
这会儿治病,稍有不慎,刚解决一个问题,另一个毛病就冒出来。
这就好比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