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娘对她印象深刻,说她们家从河南逃难而来,一大家子,死得剩下母子二人。
她叫竹兰,原来出生于书香门第,后因父亲犯事,家道从此中落。
竹兰倒是很幸运,没有沦入风尘,嫁了一个书生……
如娘说了她不少事情,让赵知来越发欣赏,接着心下一动,或许竹兰当管家更合适,而如娘就轻松不少。
随即,赵知来就让竹兰统计现场伤亡情况,顺便考察一番。
此时,黄晃走了过来,说赵雁情况还好,但他队伍有两人重伤,目前情况不明,其余战士伤势不重,没人死亡。
赵知来没有责怪赵雁,只是嘱咐他尽快养伤,伤好再去好好锻炼。
但赵雁却羞愧难当,尤其是如娘遇到调戏的时候,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他第一次憎恨自己。
也就在那一瞬间,赵雁似乎成长起来,少了一些以前市井的皮籁,多了几分稳重。
暂时没有人观察到赵雁的变化。
而赵知来也没有在此多做停留,因为竹兰已经将情况弄清楚了。
“老爷,流民死了十七个人,受伤情况反倒少一些,就九个,还都是自己弄伤的。”
赵知来有些疑问:“为何如此?”
“老爷,那些骑兵非常狠毒,根本不给流民活路,碰见就乱刀砍死。”
“这样啊,你先带上流民跟着如娘,到房府那附近安顿下来。”
竹兰接受了安排,过去跟流民交代一番,众人开始收拾器具。
只是少了那口烧饭的铁锅,它已经被薛秀才一行顺走,赵知来以为那些人想拿走煮饭,就没有阻止他们。
哪里知道他们另有目的,将它当做藏匿粮食的物证,算是集齐了物证人证。
此事暂且不提。
赵知来处理好营地之事,就把人都带回了房府。
今天遇见抢粮一事,让赵知来明白必须反击,不能让判官得寸进尺,要让对方被事情缠住,否则,不知还会出现什么状况。
虽然有薛秀才充当内应,但赵知来还是有些担心。
万一判官突然搞出幺蛾子,让局面失控,到时都不知道如何处理。
再说,赵知来还要预防另一个情况,要是薛秀才真的背叛呢?
随后,赵知来找来黄晃,询问散播消息一事,打听进展如何,黄晃说,事情已经布置,开始往前推进。
赵知来跟黄晃讨论一番,决定加快进度,从衙役那块寻找突破口。
现在那些衙役都是判官招募而来,如果弃城一事让他们传播开来,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