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龙把老吴要的一件芥兰送上了板车,刚好听到老吴的话,回头喊道:“我舅舅当爸爸了,他当然高兴咯。”
“嗯?!”老吴原本还有些气的神色迅速变幻,疑惑惊讶的看着陈家志。
“什么时候的事?”
“就昨天下午。”
“恭喜恭喜啊!”
“多谢。”
“恭喜什么呢?”谈话间,又有一人走了过来,是徐和,也是来拿芥兰的,得知了因由后也不免道了声喜。
“难怪你说家里有事,确实离不开,是儿子还是女儿?”
“儿子。”
“恭喜~”
“恭喜~”
又连续多了几声恭喜,就连对面55号档口老板都过来凑了下热闹。
要说重男轻女的地区,这年代的广东要排在很前列。
于是乎,一晚上易龙便见识到了一个人的多幅面孔,既有不能再拿56号档口菜的失落,也有对舅舅的道喜恭贺,还有在外面拿到烂菜的气愤。
每个前来的客户都少不了这三种情绪
卖完收工。
“舅舅,你还没给表弟取名字呢?”
“那是你外公的活。”
“小名呢?”
陈家志琢磨了一阵,前世也有小名,只是比较绕口,思索了一番,便以询问的口吻说道:“要不叫陈豇豆?”
“太难听了,不行,我要回去和舅娘说,她肯定不会同意这个小名。”
“还要不要收地笼了?”
“要!”
一说到地笼,易龙收摊的速度又变快了些。
55号档口胡老板看到又空荡荡的56号档口,不由羡慕道:“这陈老板倒是好福气。”
今天出市场时晚了不少,等到下地笼的水沟时,已经是四点过,黎明即将到来。
许是因为放得久,这第一笼收获就让易龙连连惊呼。
“喔~好多鱼,还有黄鳝!”
“拿好筐,我要倒了。”
陈家志一眼就看到了笼子里的大板鲫,也不由乐了起来。
昨天做的鲫鱼汤被二姐嫌弃油脂多,高低得再试一次。
鱼获被他倒了出来,除了大板鲫,还有不少小鲫鱼,一条黄鳝,几条泥鳅,五六只小龙虾。
易龙问道:“舅舅,小龙虾还要不要?”
陈家志想了想,家里还有一些,便说道:“留着吧。”
“怎么吃啊?”
“交给你一个任务,下午把虾尾巴壳给剥了,只要虾尾上的肉,虾头和钳子都不要,晚上我回来弄,虾尾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