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再稍微炸一下,吃起来贼香。”
“要得。”易龙只是听了就有点嘴馋,“就是为什么要晚上?”
“白天要去医院。”
“要得嘛。”
不管是小龙虾,还是基围虾,只要是需要剥壳的东西陈家志都嫌麻烦。
但前世也没少弄小龙虾来吃,不管是在花城,还是老家,小龙虾都挺泛滥,每年夏天都能搞不少。
他小时候老爹也经常去弄,弄回来后,老娘就只要虾尾巴上那一点点肉,一点壳都没有,裹点面粉,再少用点油炸,好吃极了。
就是处理起来麻烦,一桶小龙虾,最后做出来的成品可能只有一小盘。
其它做法,陈家志也会,但他觉得吃起来没意思。
说着话,又到了第二个地笼,同样的收获满满。
这年代的野生资源比不上80年代,但相对还是很丰富的。
“舅舅,我端不起来,太重了!”
陈家志回头一看,连着收完了五个地笼,菜筐居然铺了有近三分之一高。
“我来,你拿地笼。”
“好。”
菜筐浮在水面上,陈家志接过来后,也用了老鼻子劲,才一把端出水面。
顿时,筐底就开始漏水,筐里也有鱼在活蹦乱跳,有两条命大,直接崩了出去。
陈家志找了个小坎,爬了上去,才端着筐回了车上,裤子都湿透了。
黑夜已经不够黑,阻挡不住黎明的冲刺,两人快到菜场时,已能看见房子的形状。
突然想着,老家的信也该到了许久了吧。
还得给家里再报个喜。
打电话让人带个消息就行,知道是孙子,再加上他写的信,老爹老娘自然会急了。
回家换了衣服,陈家志又来到了坝子里。
易龙去灶房拿了桶在分拣鱼虾,他便又去帮忙。
过了一会儿,做好早饭的易定干也出来看了看,见两人又搞了这么多鱼虾回来,其中还有两三条大板鲫,不由一乐。
“不错,不错,家志,小龙,先洗手来吃早饭吧,吃完饭再弄。”
其他菜农也陆续起床,也看到了放在坝子边缘的水桶和瓷盆,纷纷上前去打量。
陈家志和易龙端了碗哨子面坐在门口,不时和人搭话几句,易龙那嘴角都快翘天上去了,一碗肉沫哨子面被他吃成了山珍海味的感觉。
吃了面,陈家志又回了屋,拿了白布,又拿出昨晚泡菜心芥兰种子的盆和桶,捞出来准备催芽。
夏季高温高湿,催芽可减少种子腐烂风险,提高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