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资格去挑一辆新自行车了。
想到这里,他就有点兴奋,脸上不自觉露出了笑容。
“小孩,想到什么了,这么高兴,陈老板呢?”
又来了客人,有点面生,不是常客。
“他送菜去了。”
“今天菜心怎么卖的?”
“还是50元/件。”
“陈菜农这吊毛也是牛气!”
来人听了价格后有些咬牙切齿,易龙以为这单泡汤了,但对方还是要了一件。
“要收20元菜筐押金。”
“什么?”
“一共要收你70元,有20元菜筐押金,筐回收了后押金会退你。”
“我不给呢。”
“不卖。”
“买你大爷的,不买了!”
“不买就算了,反正就剩最后一件菜心了。”
那人转身就要走,易龙刚准备坐下,就见走出七八米远的男子又掉头回来,掏了钱。
“老子第一次买菜这么窝囊!”
易龙并没有被对方的气势所吓到,反而心里有点畅快的感觉。
你再怎么逼逼赖赖,最后不也乖乖给钱了吗?
收了钱,易龙拿着笔记本,再一次陷入了纠结,现在这是写了也不好,不写也不好,再来个人,他就该记不住了。
舅舅咋就还不回来呢。
一个人有点慌啊!
纠结了片刻,怕忘了,他还是在笔记上连画带写的做了标记。
自己看了都忍俊不禁。
…
陈家志还了6号档口的人力三轮后,就去了临时巷道的墙角位置。
和易定干、李明坤、郭满仓抽了支烟,又闲聊了两句后,才转悠着,绕了两圈回56号档口。
市场挺缺菜,叶菜行情却不太好,豇豆、苦瓜、丝瓜等耐储菜的价格比叶菜更高。
原因很复杂。
首先是台风后的蔬菜生产陆续恢复了,供应增加。
同时香江农残中毒持续发酵,压制了叶菜的需求。
再有就是品相更差,不耐储藏,损耗量更高,这些都在压制餐饮端的需求。
不过后两点反而成了陈家志的优势。
农残这方面,由于客户稳定,长期都是那些人,要出问题早出问题了,所以口碑效应比较明显。
而储藏上的优势就更大了。
一般的散户即使有品质意识,也达不到陈家志的标准。
竹筐是最常见的运输载体,一筐装五六十斤菜很常见,易腐烂。
手工也不行,大的小的全部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