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李淑早已与老太君谈妥。
将杨渝许配给李泽,对老太君而言,此举可削夺杨渝的兵权;对李淑而言,则可将李泽的兵部彻底收归自己麾下。
当初李淑想得极为周全,无论是颜夫子还是梁王,为了朝局稳定,决然不会坐视李泽娶杨渝从而壮大势力。可若老太君突然转变态度,定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到那时,削弱李泽兵部权柄便成了唯一应对之策。
李淑这招借力打力本想得极好,也与老太君通了气,却没料到杨文和突然来了个釜底抽薪,让谢南上门求亲,还四处散播杨炯和杨渝的谣言,这使得李淑的计划彻底落空。
经此一事,她方明白,杨文和对情报的把控与分析堪称恐怖,手段更是凌厉骇人,自己刚有想法,便被他打得大败而归。
此事过后,李泽对投入她帐下兴致缺缺。没想到现在竟然暗中与颜夫子达成交易,看来这是想亲自下场了。
想到此处,李淑缓缓起身,看着场下一众学子,冷声道:“今日张盛懋所言之事,我还道能说出什么惊世之论、绝妙之语,却不想还是些老生常谈。
国战正义与否,朝议自有定论。此次镇南侯出兵,乃中枢明令,无须多言。
至于镇南侯屠城之事,其中缘由复杂,待诸位登科入朝后,便能接触到最新邸报,自会明白。
以上,乃是本宫以尚书令身份表达的态度。
下面,本宫以公主身份与诸位言说。
尔等喜好清议,然而清议的前提是掌握足够充分的信息。否则,纵是议论得热火朝天,最终也只会偏离主题。
就如面临军事要务,却大谈仁义道德;探讨经济政策,却只论纲常伦理;处理礼仪规制,却陷入无端纷争。这般空谈,毫无实际益处,长此以往,必将贻误国家大事。”
言罢,扫视了一圈沉默的众人,转头看向张盛懋,冷言道:“本宫瞧你对朝议颇有见解,明日正好开印,你写个折子,让你父亲送至中枢,本宫率领众卿与你父亲好好论一论,直至论个清楚明白!”
张盛懋听闻此言,眉头紧皱,面上却毫无惧色。此事有颜夫子默许,又有魏王帮衬,料想李淑也不能把他怎样。当下自己代魏王要表明的态度已然表明,虽说对新政没机会再详细阐述,不过那些士绅向来嗅觉灵敏,自会主动前来,效果相差无几。
想通这些,当即拱手回应道:“下官遵命!”
“别急!回去告诉你父亲张灵,明日户部前往大理寺稽核查账,让他做好准备!”李漟冷着脸,字字如刀。
张盛懋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