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摇头,闻那杯中的香味。
待茶汤渐渐转凉,方举杯仰头,一饮而尽,嘴里赞道:“好茶!娘娘妙手治茶,天下闻名,文锦今日得以一饱口福,三生有幸。”
鄢妃愕然地看着他,叹道:“不想文锦也深通茶道。”
“不敢,母亲冯氏、夫人宇文燕都是茶道中人,文锦耳濡目染,终究从一介莽夫,也粗通雅道。”
提及宇文燕,既暗示对方,也提醒自己。
二皇子见文锦恬淡肃然,从容不迫,毫无轻浮窘态,心中感激,再无尴尬之情,便也举杯向文锦示意。
口中道:“多谢文锦素日相陪,倾力相帮,这半年,本王获益良多,真如脱胎换骨一样。”
鄢妃见文锦些微慌乱之后,又平静如昔,心中暗暗称奇,见二皇子如此说,便试探道:“皇儿得文锦相助,已今非昔比,他一片真心,还望文锦一如既往。”
“两位皇子龙日天表、清华毓德,岂是文锦可比,文锦不才,也有自己的宏图大志。”
文锦顾盼之间,颇为轻松。
“哦,且听听文锦有何宏图大志?”二皇子不解,笑问道。
“是啊,愿闻其详!”鄢妃一脸俏笑,嫣然说道。
“一本孙子一柄剑,半部论语半世缘;一缕清音半壶酒,一位佳人伴枕边。”
文锦慨然而叹,表明自己心迹。
“好志向!好一个与世无争!”鄢妃咯咯笑道,拍手称好。
二皇子心中怅然,也淡淡笑道:“这不算志向,是你的日常而已。”
鄢妃却大加赞赏,眸中闪过欣悦的光,对二皇子嗔道:“文锦是你父皇的臣子,他如此志向,岂不是万分得体!老二,你倒要学学文锦这淡雅的志气!”
二皇子听母亲如此说,明白她意思,也笑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母妃说得对,文锦自有深意。”
文锦见他二人步步相逼,知道不能久留。
便诚挚地说道:“贵妃娘娘、殿下,文锦并没有什么深意,陪伴两位殿下,都是尊皇上之命,两位殿下都是有福之人,无论如何,都是天下臣民的福气。
今日谢娘娘赏茶,娘娘还要为二殿下贺生辰之喜,文锦不敢打扰,就此告辞。“
二皇子还待挽留,鄢妃已经肃容道:“也好,皇儿,送送文锦。”
鄢妃自斟自饮,刚放下茶杯,二皇子送文锦返回,坐回母亲身边,默然不语,目视前方,眼中有些微愤懑。
鄢妃举杯,自饮一口,淡然问道:“皇儿心中委屈?”
二皇子并不看他,只定定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