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的建议是,想要好转只能是慢慢将养。
而且需要中医的推拿、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才是正途。
于是罗师傅的生活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车间的事儿顾不上了。
只能分头托付给自己的徒弟车间副主任,还有亲儿子车间段长罗广盛。
可更麻烦的是医治上的不便.
他的腰不疼还好,一疼起来简直走不了路,怎么去医院看病啊?
更何况中医推拿的当下是社会上紧缺性的医疗资源,优先离休老干部。
看一次门诊得排老鼻子队了,光这一去,一等,就让人受不了。
他的大儿子可是完全指不上的。
何况出于对厂子的情分和责任感,出于自己的面子和自尊心。
他都不可能再让罗广盛扔下厂子的事儿,把时间全耗在陪他看病上。
所以这个时候,多亏他还有个小儿子啊,就体现出罗广亮的好处来了。
罗广亮是自个儿管自个儿,只要把时间错开,几乎可以随叫随到,随时满足罗师傅的需要。
他陪着罗师傅看过几次病之后,就再不去中医院了。
专门花钱托人找了个大医院退下来的老中医,每天按约好的时间,把罗师傅送过去接受最专业推拿治疗。
绝对的部长级特殊待遇——专人迎候,专车运送。
虽然是三轮车吧,可胜在体贴。
有时候罗师傅一疼起来,罗广亮甚至都不让他爸爸脚着地,自己能直接把罗师傅背到老中医三楼的家里去。
他还成箱地给罗师傅买了同仁堂的虎骨酒,给他爸爸壮筋骨。
那是八块一瓶啊。
罗师傅光每天这二两酒,这一个月下来,就能喝掉一个普通人的当月工资了。
可也别说,那医疗效果也是真显著。
这么不知不觉几个礼拜过去,罗师傅自己就感觉大好。
当然对老中医倍感信服,无比感谢。
可老中医是个有德行的人。
替罗师傅欣慰的同时,也不愿意把罗广亮功劳全揽在自己头上。
就对罗师傅说,“我的医术只占一小半的功劳。真正让您这么快好起来的,还得说您有个好儿子。”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种事儿我见多了。没几个病人家属能像您的儿子做到这种程度的。只能说您有福分啊!”
“这么见天接送,陪着您,等着您,花大钱让我给您看病,还给您买虎骨酒喝。少有啊。”
罗师傅高兴是高兴,可这毕竟是他的心病,忍不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