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诉苦。
“您是不知道啊。我两个儿子,这是最没出息的那个。走歪路了,进去过。我们老大在厂里忙大事,所以才顾不上我。这个到现在也没个正经工作,就成天在外头拉拉车。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没想到老中医倒笑了。
“您这人可真逗。两个儿子,有出息的陪不了您,您倒觉着好。没出息的这个天天伺候您,您倒看不上?孩子冤不冤啊?”
“其实要照我看呢,有出息的儿子,那是给国家养的。只有没出息的孩子,才是您自己个儿的。您好好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儿?”
“您听我一句劝,知足吧,多看看孩子的优点。就陪着您这儿子,有力气,有钱,又有心,多好啊。我都羡慕您。”
“我看人,还就认一条,百善孝为先。您想想看,懂得孝敬自己爹妈的人,即使再坏。他又能坏到哪儿去啊?”
有句话叫旁观者清。
正是老中医这番话,照亮了罗师傅的心。
这段日子以来,他其实心里早就思量上了。
夜里有的时候腰疼犯了,也忍不住念小儿子对自己的好。
觉着养儿确实防老,泪水经常濡湿了头下枕巾。
可就是一贯以来的刚强和自尊让他难以拔出心里这根刺。
但这回不一样了,老中医的话让他心如刀割。
促使他以更公平的视角去看待这个被自己早就放弃了寄望的儿子。
于是就在宁卫民喝疙瘩汤的时候,
从老中医诊所里走出了的罗师傅,在扶着楼梯和儿子的手下楼的时候。
也给了罗广亮一个惊喜。
“你今天要不忙,中午跟家吃了饭再走吧。让你妈给咱们烙饼,摊鸡蛋。咱爷俩也好久没坐一起喝酒了。我想听听你这一年来,外头蹬三轮的那些事儿。”
“爸!您……您肯原谅我了?”
罗广亮立刻冲动地用双手抓住了罗师傅的胳膊。
记忆所及,这还是他回来后,连看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的亲爹第一次对他表示温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