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用木榔头反复捶打至稀烂,再用大筲箕铺上纱布,用水洗出里面的淀粉,装在缸里沉淀。
隔天把水倒掉,沉在缸底的淀粉还要晒干保存。
后来很多山里人从事这一行才明白,挖蕨根要一天,打蕨根粉要一天,晒蕨根粉又要一天。正因为挖蕨根费劲,处理麻烦,很多人不愿意干,即便它曾是饥荒年头的救命粮。
宋建国和王静雅回来看到小两口摆弄这些,只是简单问了句:“弄这些干啥?”
冯晓萱简单回了句:“想做点蕨根粉条尝尝。”
老两口习惯不过问小两口的事,随他们折腾。
第二天老两口去上工,小两口把缸里的水舀掉,把沉淀在底部的蕨根粉弄出来,放在晒席上晾晒。
宋阳估算了一下,大概十五斤蕨根才能做出一斤蕨根粉。
昨天一下午忙活,才做出不到十斤蕨根粉,但要是当口粮,够一个四口之家吃三四天,还是挺有成就感的。